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专访配音指导杨天翔,揭秘《聊斋:兰若寺》的声音密码
2025年07月18日10:50 来源:环球人物网-人民文娱微信 作者:高塬 
小号 中号 大号

·《聊斋:兰若寺》配音指导杨天翔。

近日,国产动画《聊斋:兰若寺》于暑期档公映,引发关注。这是追光动画继《白蛇 2 :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长安三万里》《白蛇:浮生》后,第五年与观众相约暑期。

《聊斋:兰若寺》以故事集的形式呈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崂山道士》《莲花公主》到《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五篇经典聊斋故事,被融入兰若寺 “ 一井一树 ” 的场景间,演绎出一幕幕穿越时空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

“《聊斋:兰若寺》与追光动画之前的作品不同,以往的作品主角贯穿全片,这次,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怎么让观众迅速进入故事情节,相信故事中的人物,对我们的配音演员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聊斋:兰若寺》配音指导杨天翔说。

杨天翔曾是电影《妖猫传》中的日本僧人空海、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中的许宣的配音演员,也是《长安三万里》《新神榜:杨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文版)等动画电影的配音指导。入行 12 年,他如今依然对配音工作充满热情,从宏观的声音世界到细节的技术处理,杨天翔总是抱持着学习的态度,像一位声音匠人一般,打磨每一个角色。

以下是人民文娱与杨天翔的对话。

一次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员的接力

人民文娱: 作为配音指导刚接到《聊斋:兰若寺》项目的时候,您是什么感受?

杨天翔: 大概在两年前,我看到了《聊斋:兰若寺》的剧本,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创作很大胆,将几个故事串联的叙事方式很新颖,如果是我,我可能没有勇气这样讲故事。

另一方面,我也很兴奋。因为要把初中时学的《聊斋志异》里的精怪故事变成画面,不禁让人期待。这当然也是一次挑战,我倒不怕,我会觉得自己成长的时候又到了。

人民文娱: 兴奋期待之余,您是怎么安排组建这次的配音班底的?

杨天翔: 《聊斋:兰若寺》的配音班底许多都是我合作了很多次的演员,蒲松龄的配音演员卢力峰、小倩的配音演员刘校妤我们在《长安三万里》合作过,给《崂山道士》王承配音的陈子平、给井下的玄龟子配音的张赫我们在“白蛇”系列电影中合作过……我很熟悉他们的声音,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惊喜。

· 《聊斋:兰若寺》“井下故事”篇。

比如“井下故事”篇,玄龟子的配音演员张赫和灵蟾上人的配音演员林强在塑造蛤蟆和乌龟这两个精怪角色时,他们展现出了独特的喜剧感,让人眼前一亮。他俩就像是老顽童,吵嘴的时候针锋相对,一句顶一句,节奏自然流畅,两位演员之间的默契让我印象深刻。

· 《聊斋:兰若寺》“崂山道士”篇。

其实每次组建配音团队时,除了追求效率,我最看重的是演员与角色的适配度——演员本身的性格是否与角色有所重合,他的生活经历是否和角色相似,这些一直是我作为配音导演选角时会优先考量的因素。

人民文娱: 说到适配度,“莲花公主”篇为窦旭配音的傅铂涵今年 13 岁,崂山道长的声音来自著名配音演员赵述仁,已经 70 多岁了,和他们合作有困难吗?

· 《聊斋:兰若寺》中的窦旭。

杨天翔: 在我看来,这两个角色非他们莫属。窦旭的设定就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小男孩,傅铂涵和他年龄相仿,性格也像,还有表演经验,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匹配。赵述仁老师是中国较早一代的配音艺术家,我们应该叫赵爷爷了,他平时讲话的样子就非常像崂山道士,不紧不慢,和蔼可亲。所以当我拜托老先生时,他二话不说,欣然答应。他思想很开放,特别愿意和年轻人合作,我们说的东西他也立马能理解,合作非常愉快。

· 《聊斋:兰若寺》中的道长(右一)。

现在回过头来看,《聊斋:兰若寺》的配音工作,可以说是一次老、中、青三代配音演员的接力,大家各自发挥所长,用声音带领观众进入“聊斋世界”,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完成了这项充满挑战的工作。

心思藏在细节里

人民文娱: 《 聊斋:兰若寺》里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形象,比如蒲松龄、聂小倩、宁采臣等,老角色怎样配出新意?

杨天翔: 你说的这个确实是我们在配音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在细节上下功夫。

比如蒲松龄,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但用普通知识分子、带有文弱书生气的声音去诠释他是不准确的,蒲松龄自谓 “ 喜人谈鬼 ”“ 雅爱搜神 ” , 老舍评价他“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可见他的特立独行、自由洒脱。所以在《聊斋:兰若寺》里,蒲松龄的声音带着一股豪迈旷达的气韵,和“鲁公女”篇中书生张于旦的声音截然不同。

· 《聊斋:兰若寺》中的蒲松龄。

“聂小倩 ” 篇的配音设计我们也有意作出差异化。因为整个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乱世,所以配音上也要让观众感受到冰冷的感觉,一些角色配音上的需求要表达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冷漠,去表现那个动荡的年代。

· 《聊斋:兰若寺》“聂小倩”篇。

人民文娱: 《聊斋:兰若寺》还有哪些有意思的配音设计?

杨天翔: “聂小倩 ” 篇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夜叉。它是一个妖怪,我们有一个创新的设计就是男女声同配,男声女声的台词节奏要完全一致,因为就算差两三帧,最后到影院放映时会被无限放大,效果就大打折扣。这个声音创意的过程,不仅要靠声音演员的表演,也得靠后期技术的加持。

“画皮”篇里,王大郎的夫人陈氏面对不忠的丈夫,在故事最后说了一句“恶心”,这里是没有画面的,黑屏,只有陈氏的声音,怎么处理这两个字的情绪?

· 《聊斋:兰若寺》“画皮”篇。

我想这里面既有她对丈夫背叛的愤怒、对女性无辜命运的控诉,也有对过去幸福生活的缅怀、对自我独立的觉醒,这些情绪杂糅,我们最后没有处理成撕心裂肺式的喊叫,而是内收、含蓄、压抑地去表现,这种留白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我一直觉得观众的耳朵是很灵的,他们的听觉敏感度不亚于视觉,一个角色能不能打动他们,一听就知道。而如果这些藏在细节的心思,能让他们会心一笑,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就算是做到位了。

· 《聊斋:兰若寺》主创合影。

“演员配音就像去吃自助餐”

人民文娱: 近些年,国产动画佳作频出,《聊斋:兰若寺》之前您也参与了许多爆款,您怎样看待我国当下的配音行业发展?

杨天翔: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国产动画越来越追求声音表演的逼真、细腻、生动。国产动画刚起步时,资源有限,制作团队不可避免地会把大量资源向视觉效果方面倾斜,对听觉效果的追求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极致。今时不同往日,越来越多的制作方开始重视我们的工作,这对于配音演员来说是好事情。

我常常说演员配音就像去吃自助餐,不同的菜就像不同的音色、声调、情绪,配音演员要做的就是挑选组合合适的声音工具,最后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听觉盛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动画配音行业,扩充中国动画配音的人才库。

· 杨天翔曾为 《长安三万里》中的高适配音 。

人民文娱: 可有人说随着 AI 语音技术的发展,配音演员正面临着失业风险,您怎么看?

杨天翔: AI  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一些配音演员的工作,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排斥技术变革,相反,我们要拥抱新技术、学习新技术,这样才能让技术为人所用,让技术反哺你、启发你,而不是被它淘汰。

至于说配音演员会不会完全被 AI  取代,我还是保持乐观看法。 AI 能够通过大量已有素材整合创作,然后快速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在机器的世界里,快乐、愤怒、悲伤是标准化、程式化的,但人类感情是无比复杂的东西,有时一句话的情绪是快乐中夹杂着痛苦,而只有真正的人类才能体会、表达这样充满矛盾的感情。

· 杨天翔曾担任 《 新神榜:杨戬 》的配音指导 。

人民文娱: 您从业有 12 年了,会不会有倦怠的时候?

杨天翔: 没有。每次我跟专业外的人解释我的工作时,他们都调侃我——靠说话就能养活自己,事实确实是这样,我总是很庆幸自己从事了这样一份事业。入行 12 年,我仍然每天都很振奋,不断学习新东西,远没有出现倦怠的趋势。

而且我越来越觉得,对声音世界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而赋予每一个交到我手里的角色以生命,是一项特别有趣、非常幸福的工作。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杨天翔,《聊斋:兰若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