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新疆阿克苏库车市人民文创西部研究中心丝路友好使者驿站内乐声悠扬,国乐大师方锦龙亲传弟子携五弦琵琶在一旁耐心指导,至此"方锦龙龟兹五弦琵琶传习馆国风少年精进营"正式拉开序幕。这不仅标志着失传千年的龟兹古乐在发源地重焕生机,更通过中华最为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为龟兹音乐文化注入当代的活力。
西域乐都:龟兹五弦琵琶的文明坐标
库车,古称龟兹,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西域乐都",其音乐文化曾深刻影响中原乃至东亚。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盛赞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而克孜尔石窟第8窟壁画中的"伎乐飞天"形象,更印证了五弦琵琶在这片土地上的盛行。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公元8世纪),正是经由龟兹乐工改良后传入中原的文化瑰宝,与库车出土的文物一脉相承。近年来新疆考古发现表明,龟兹不仅是传播枢纽,更可能是创新中心。正如音乐学者谷苞所言:"龟兹乐工对琵琶的改造,使其从胡器升华为承载中华文明的艺术载体。"
薪火相传:从复原古器到培育新苗
"这不是简单的教学,是文明的接力。"方锦龙作为当代龟兹五弦琵琶传承人重振西域乐都的倡导者,他自1985年在日本目睹唐代五弦琵琶真容后,历时四年复原乐器形制,填补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空白。此次派亲传弟子驻库车教学,正是其"让乐器活起来"理念的延伸。
精进班二十多名学员是从百余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最小年龄仅8岁。教学内容沿袭方锦龙老师独创的《方式方法琵琶教学》进行琵琶技法训练,方锦龙弟子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我们不仅教演奏技巧,更要让孩子们知道,每一根琴弦都连着千年文明。"
弦歌不辍: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
今年五月份“方锦龙龟兹国乐名家工作室”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宁波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推动下在库车的落地,标志着库车从文化遗产的历史发源地向创新活化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转型。未来规划将在本地培养一批五弦琵琶少年传承人,为五弦琵琶艺术积蓄人才。创作一批以龟兹文化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最终实现库车成为国际琵琶及音乐的交流中心的目标,重振龟兹自古以来的“西域乐都”称号。
少年们的练琴声宛转悠扬,这穿越千年的和弦,正谱写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篇章——在这片曾见证无数文明交汇的土地上,古老的五弦琵琶正以青春的姿态,奏响"一带一路"的文化新声。
方锦龙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