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际
面孔·不能忘却的记忆丨苏联飞鹰
2025年07月15日09:5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小号 中号 大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著的《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史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37年至1942年间,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苏联派出了5000多名军事专家、技术人员及飞行员等来华参战,其中,有200多名苏联飞行员牺牲在中国的蓝天。

今天的《面孔》,就由两位“苏联飞鹰”的后人为您讲述这段两国并肩奋战的故事。

苏联飞行员季莫费·赫留金之女 娜塔利娅·雷布金娜:这是一次高度机密的行动,我父亲在中国的飞行时间超过了一百小时。

在华牺牲苏联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之孙 安德烈·马特维耶夫:兰州立了一座纪念碑,并安放了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刻有八位英雄飞行员的名字,其中就有我的祖父。

苏联飞行员季莫费·赫留金之女 娜塔利娅·雷布金娜:我叫娜塔利娅·雷布金娜,是苏联两次英雄称号获得者,季莫费·赫留金的女儿。父亲赴华前夕曾给母亲写信。

我要出一个长差,你给我写信会很难收到,我可能要很久才能回家,我会保护好自己。

——季莫费·赫留金

1938年3月30日

苏联飞行员季莫费·赫留金之女 娜塔利娅·雷布金娜:甚至直到父亲荣归故里,母亲都不知道他曾在中国作战。

苏联飞行员季莫费·赫留金之女 娜塔利娅·雷布金娜:我父亲非常渴望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两米的身高和健硕的体格,使他根本无法挤进战斗机驾驶舱,于是,重型轰炸机成了他的选择。在中国时有一天,我父亲注意到日军有一种特殊构造的飞机,能从类似航母的舰船上起降。经过搜寻,他们亲眼目睹长江上停泊着这样一艘巨型舰船,周围簇拥着众多战舰、巡逻艇,虽然仅携带三枚重型航空炸弹,父亲他们仍朝那艘舰船冲了上去。日本人完全没料到,有战机会从云层中突然杀出。日军战机虽然从其他船只上紧急升空追击,但它们的极限高度仅有6000米,而我们的战机早已爬升至9000米高空,日军战机发动机开始抖动,接连熄火并坠落。

苏联飞行员季莫费·赫留金之女 娜塔利娅·雷布金娜:中国农民曾多次救助我军飞行员,把跳伞的飞行员藏在家里,还把被击落的战机伪装起来。我们的飞行员在不执行飞行任务时,会对中国飞行员进行培训,他们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中国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时,飞机上配备的机械师是我们的人,反之亦然。通过互换岗位,提高协同作战能力,父亲原计划在中国完成为期三个月的飞行员常规派遣任期,他却待了两个任期,也就是六个月。1939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我父亲“苏联英雄”称号。父亲在中国作战时所积累的经验,回国后在北方地区都派上了用场。他后来成为苏联空军副总司令。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 窦若琪:苏联大概为我们援助了一千多架的飞机,2000多位的志愿飞行员来到中国帮助我们制订作战计划、训练飞行员以及对日作战。在此期间,据我们了解,有200多位的苏联志愿航空队员牺牲在中国。

经核实,您的丈夫原服役于第57航空支队的军事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同志,于1938年执行政府任务时不幸牺牲。

——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第24航空师司令部

在华牺牲苏联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之孙 安德烈·马特维耶夫:我的祖父于1938年离开,就在3月13日那天,我的祖母在日历上记下了这一天。我的祖母曾这样描述,那是一个悲伤的时刻,因为没有人愿意送别自己的丈夫。当时我祖父知道他的妻子怀孕了,再过几个月就要分娩了。他当然也清楚,奔赴战场,尤其是如此遥远的战场,很可能意味着再也回不来了。

在华牺牲苏联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之孙 安德烈·马特维耶夫:祖父在给祖母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这里用无产阶级的方式庆祝了五一劳动节。他话中有话,信里不能明说。他其实是指那天痛击了日军,打得非常漂亮。根据他留下的资料,祖父曾单人驾机击落一架日军战机,并与战友协同击落两架日军战机。根据他的战友们回忆,祖父执行了约13次战斗飞行任务。

兰州战役纪念馆前馆长 瓮志义:尼古拉应该是打完武汉会战以后到兰州来的。武汉会战的时候他打得特别好,一个人打掉了日军三架飞机,结果他自己受伤了,面部和胳膊严重受伤。飞机掉下那一瞬间,他落在一个农田里,武汉当地的农民把他救了。因为受伤不能再飞了,后来就到兰州,到这边来做培训教员。

在华牺牲苏联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之孙 安德烈·马特维耶夫:祖父负伤后,主要负责培训中国战斗机飞行员,共培训了约百名飞行员。他在信中写道,我在这里的工作很有意义。我祖父当年是用伊-16战斗机培训中国飞行员的,这款战机操纵难度特别大,我祖父曾参与该型战机的试飞工作,对飞机的每个部件、每个系统都了如指掌。正因如此,他才能将自己长期积累的飞行经验传授给中国飞行员。

兰州战役纪念馆前馆长 瓮志义:尼古拉在培训教员期间牺牲了。苏联的飞行员在中国,特别在兰州,确实个个都是好样的,一流地棒。

在华牺牲苏联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之孙 安德烈·马特维耶夫:我祖母直到最后一刻都坚信祖父还活着。兰州立了一座纪念碑,并安放了一块黑色石碑,上面刻有八位英雄飞行员的名字,其中就有我的祖父。中国人民始终郑重对待这段历史,不仅铭记着这些飞行员英雄,更精心维护着他们的陵墓。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中国人也尽其所能地帮助了我们。

苏联飞行员季莫费·赫留金之女 娜塔利娅·雷布金娜:要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在华牺牲苏联飞行员尼古拉·马特维耶夫之孙 安德烈·马特维耶夫:遗憾的是,如今总有人妄图篡改历史。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大力弘扬这段历史。

兰州战役纪念馆前馆长 瓮志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那是任何时代都不能缺少的,尊重中苏之间的友谊,也就是尊重今天中俄之间的友谊。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飞行员,苏联,季莫费·赫留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