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际
3000亿登顶财富榜却遭抵制,首富家族的AB面
2025年07月15日09:39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董硕
小号 中号 大号

能否延续辉煌,

仍是未知数。

近日,《福布斯》公布了2025年泰国富豪榜单,泰国红牛集团共同所有者许书恩及其家族以445亿美元(约合3226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蝉联泰国首富。

这是“红牛家族”第二年登顶榜单。去年,他们打破了泰国正大集团谢氏兄弟“霸榜”近10年的纪录,首次跃居榜首。过去一年,“红牛家族”的净资产飙升了85亿美元,是全球范围内最赚钱的企业家族之一。

“红牛家族”财富的迅猛增长,离不开其全球能量饮料帝国的强劲表现。从泰国一家制药工厂起步,其发展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伴随着争议与挑战。

低调的“创一代”

红牛饮料的创始人是许书恩的父亲许书标。1922年,他出生于中国海南,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国人。

许书标2岁时随亲人移居泰国,长大后没读过什么书,10岁起就跟着父母学做小生意,榴莲、菠萝蜜、腌肉都卖过。

后来,他跟着哥哥去了曼谷,在一家药店担任推销员。在这里,他学到了丰富的药品知识和销售技能,为他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60年代,许书标辞去了工作,在曼谷老城区创办了一家进口药品公司——泰国天丝,并开设了自己的制药工厂。

·许书标。(资料图)

当时,泰国正值战后经济复苏,大量工人、士兵都需要长时间工作,经常疲惫不堪。许书标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经验,决定开发一款能够缓解疲劳、快速提神的产品。

1976年,他研发了一款含有糖、咖啡因、维生素B等原料的能量型饮料,并将其命名为“Krating Daeng”(泰语红牛)。

许书标将目标消费者锁定为庞大的劳工群体,不仅采取亲民的定价策略,还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和推广。

更重要的是,他在前期采取了“免费赠饮”策略,亲自前往全国各地,向卡车司机、公路巡警、工厂工人等群体赠送饮料。

Krathing Daeng一经推出,就受到当地人的追捧,成为夜班司机和上班族人手一瓶的必需品。饮料推出不到1年,其销量便一路飙升,迅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

1982年,奥地利商人迪特里希·马特希茨到泰国出差时,偶然喝到了这款饮料,发现它有助于缓解长途旅程带来的疲惫,随即萌生了将它推广到欧洲的想法。

·迪特里希·马特希茨。(资料图)

随后,马特希茨主动联系许书标,两人一拍即合,成立了红牛股份有限公司(奥地利)。两人各出资50万美元,分别持股49%,剩下的2%则由长子许书恩持有。

经过一系列的配方调整、包装设计,红牛饮料于1987年在奥地利上市,风靡一时。其标志是两头红牛互相冲撞,象征着能量、力量和速度。

红牛在国际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之际,许书标也将目光投向了他的故乡中国。他在海南投资建立了一家红牛工厂,计划将红牛饮料引入中国市场。

1995年,他与华人企业家严彬联手,解决了红牛在中国的市场准入和商标注册两大难题。随后,双方达成合作,由许书标负责提供配方,每年按约定获得分红;严彬则负责红牛在中国的生产与销售。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严彬请专人对原有配方进行了调整。同时,他还对泰国红牛的包装进行了改造,采用醒目的金色罐体。

1996年,中国红牛开始在央视春晚上进行广告宣传。“累了困了喝红牛”“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等广告语铺天盖地袭来,品牌知名度迅速提高。

·中国金罐版红牛饮料。

随着红牛在全球市场的迅猛发展,许书标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跻身泰国富豪之列。2009年,他登上《福布斯》泰国首富之位,同时入选“十大最具海外知名度泰国人”。

即便如此,许书标也一直坚持简朴、低调的作风。直至2012年去世,他都深居简出,近30年间没有接受过一次采访。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他常穿着旧衣、骑着老旧自行车去工厂视察,有次新来的保安甚至把他拦在了自家工厂门外。

“他不佩戴任何珠宝、戒指,只是戴了块旧表,没有显示出任何富有的迹象。他从来不买衣服,也不喜欢随身带钱。”许书标的女儿许雅洁曾如此回忆父亲。

“红牛太子”激起民愤

许书标先后有两位妻子,共育有11个子女。

其中,许书恩是他与第一位妻子所生的长子,在许书标离世后,接手了红牛的国际市场业务;而第二位妻子所生的四子许馨雄,则主要负责泰国本土的业务。

许书恩出生于1950年,1973年留学归来便进入家族公司,从基层工作做起,曾参与红牛的口味品鉴、研发和生产。他和父亲一样,经常随身带着红牛,带给朋友们品尝。

但相比于许书标的低调,许书恩热爱冒险运动,在行事方面也更为强势和高调。

在他的带领下,红牛打破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积极赞助赛车、山地自行车、滑雪、跳伞等极限运动,塑造出年轻、激情、充满活力的品牌形象。

除饮料业务外,红牛还投资了一家一级方程式赛车队和两支足球队,均取得不俗成绩。

·许书恩在赛车比赛现场。

但因为儿子沃拉育的一桩醉驾案,许书恩背上了“为富不仁”的标签。

2012年,当时27岁的沃拉育开着一辆银色法拉利,将一名正在巡逻的骑警撞倒。撞人后,他不仅没有停车,反而加速疾驰,拖行骑警超过100米后,逃之夭夭。被撞的骑警全身多处骨折,拖行中颈部又被折断,送到医院时已经死亡。

泰国警方调查显示,沃拉育不仅涉嫌酒驾、毒驾,且在限速80公里/小时的路段将车子飙到了170公里/小时。

·警方还原案发现场。

事后,沃拉育选择了自首。不过很快,许书恩花了50万泰铢(1泰铢约合0.22元人民币)就将他保释了出来。此后,案件进入了漫长的诉讼期。

2017年4月27日,泰国警方首次发布缉拿沃拉育的逮捕令。似乎是提前得到了风声,就在逮捕令发出的前两天,也就是4月25日,沃拉育逃往国外。

·沃拉育(左)与母亲。

令人意外的是,据CNN报道,2020年7月,针对沃拉育的指控已经全部撤销,且检方没有给出任何理由。

“红牛太子”全身而退的结果让泰国民怨沸腾,很多人甚至呼吁全民抵制红牛系列产品。

中国红牛遇“围剿”

就在泰国红牛因车祸案蒙羞时,中国红牛则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品牌争夺战。

2016年10月,泰国红牛天丝集团突然发起对中国红牛的商标侵权诉讼,称最后一份商标许可合同已于2016年10月6日到期。

天丝集团称,虽然许书标当初与严彬约定合作期限是50年,但中国红牛营业执照上的经营期限为20年,因此要收回红牛商标权,还要求国内经销商停止销售红牛。

此后,针对“红牛”商标的授权是20年还是50年,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围绕商标权、利益分配等问题发起了超过60起诉讼,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受此影响,中国红牛的营收增长一度陷入停滞状态,竞品的“围剿”也扑面而来。

在功能饮料赛道迅速扩容的背景下,东鹏饮料的“东鹏特饮”、元气森林推出的“外星人”以及农夫山泉的“尖叫”等产品,不断蚕食市场份额。

“最初,红牛主要卖给劳工、卡车司机等体力劳动者,可以缓解疲劳。传入欧洲后,它转向了酷炫、极限等调性,逐渐‘高端化’。”一位财经评论员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该评论员称,正因如此,东鹏特饮差异化卡位中国蓝领市场,不仅价格更低,而且更换了防尘包装,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自2022年开始,中国红牛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更是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其销量降至52亿罐,同比下降13%;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48亿罐,同比下降8%。尽管2024年略有回升,但整体仍未恢复。

从全球范围来看,红牛目前仍是无可争议的能量饮料霸主。据外媒报道,2024年红牛集团营收高达112亿欧元,全球销量突破130亿罐。

但在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中,它能否延续辉煌,仍是未知数。

监制:张   勉

编审:尹   洁

编辑:徐力婧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红牛,泰国,许书标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