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安东尼奥·德尔芬·内托。
在首任首相博尼法西奥为巴西规划了最早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整整一个世纪后,1928年,又一位将深刻影响巴西发展进程的人物——安东尼奥·德尔芬·内托诞生了。后来,38岁的他走马上任,成为巴西历史上最年轻的财政部部长。在其任上,巴西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当时,美国金融杂志《机构投资者》的一张封面把内托描绘成超人。
然而十几年后,他再度执掌巴西经济,却因债务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饱受诟病。他的形象——有点斜视,总戴着一副大大的方框眼镜,体形偏胖,喜欢穿白衬衫、黑西装搭配不同样式的领带——成了政治讽刺漫画家笔下的素材。巴西主流媒体《请看》周刊的杂志封面标题甚至写道:“人民要求德尔芬·内托先生下台!”
内托生前将这些杂志封面和漫画收集起来,不论是赞美他的,还是批评他的,都装裱好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2011年,他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道:“我把它们挂出来,是因为它们说的都是真的。”
去年,内托去世,享年96岁。无论人们如何评价他,不可否认的是,在巴西经济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他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经济奇迹”
1967年至1974年间,内托担任巴西财政部部长。“当时,巴西政府力图加速经济发展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在《第一个全国发展计划(1972—1974年)》中提出,要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使巴西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湖北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教授、巴西研究中心主任程晶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内托(中)于1967年至1974年任巴西财政部部长。
在内托的推动下,巴西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包括大力引进外资,负债发展经济;增加公共投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出口,等等。1968年至1973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1%,被称为“经济奇迹”。内托因此被誉为“超级财政部部长”“巴西经济奇迹之父”。
但盛景之下,亦有隐忧。“收入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加剧了社会不平等问题。巴西的债务负担也日渐沉重,1968年外债总额只有37.8亿美元,到1973年就上升到125.7亿美元了。”程晶说。
结束财政部部长任期后,内托当过巴西驻法国大使、农业部部长,1979年出任规划部部长。由于该职位的职责范围扩大,囊括了原财政部的部分职责,内托实际上又一次成为巴西经济掌门人。不过,这时的国内外形势与以往相比已大不相同。
“他当财政部部长时,全球资本主义正处于一个发展的黄金期,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控模式出现了困难。国际上,世界面临着第二次石油危机,油价持续上涨;美联储随后加息,导致资本回流美国,海外贷款利率飙升,加重了巴西债务负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巴西外汇收入锐减。从巴西国内来看,军政府的政权不再稳固,社会出现动荡,引发全国性罢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面对如此复杂的形势,内托的经济技术手段失灵了。
20世纪60年代末,内托(第一排左一)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参加会议。
程晶介绍,1983年,巴西的外债已达91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巴西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囤积生活必需品成了当时巴西人的生活常态。因为生怕价格上涨,手里的钱贬值,每月初的几个工作日,人们就会到超市抢购,买的食物至少要够一个月吃。”巴西社会充斥着对内托的不满情绪,甚至有过激的抗议者大喊:“我们要德尔芬·内托的脑袋!”
整个20世纪80年代,巴西陷入“停滞的十年”。时至今日,人们仍对内托褒贬不一:称赞者说他让巴西变得更加现代化,成为拉丁美洲的工业和出口强国,批评者说他给巴西埋了恶性通胀、债务危机、贫富分化的“雷”。
对于这些评价,内托生前大部分接受,但否认那句名言“必须先把蛋糕做大,才能分它”出自他口;也不赞同“经济奇迹”的说法,在2014年接受采访时内托明确表示,“没有奇迹。奇迹是无因无果。我们巴西人辛勤工作,所以不断进步。有些人进步得比其他人更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收入分配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确实扩大了,但每个人都进步了。”
左右两翼的信任
内托和巴西多任总统都打过交道——对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他时而批评、时而赞扬;在迪尔玛·罗塞夫执政时,他给政府当经济顾问;米歇尔·特梅尔上台后,他帮对方组建了一支经济团队;2002年起,他开始支持卢拉,成为其在经济领域的得力助手。
外界称,内托具有跨越政治光谱的影响力,赢得了左右两翼的信任。“他是一个技术型官僚,比较中立,主张的是用经济手段解决问题,从而避免陷入左翼右翼之争。”蓝庆新说。
这种特质或许和内托的学者出身有关。
内托出生在圣保罗一个蓝领社区。祖父是意大利移民,从事道路建设工作。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靠做裁缝工作将他抚养长大。他努力学习,1948年考入圣保罗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学术生涯初期,他便因论文《巴西的咖啡问题》声名鹊起。他探讨了巴西依赖咖啡出口赚外汇的影响,认为这对汇率不利,扩大其他商品的全球出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几年后,他又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发展规划的一些问题》的论文,探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不少关注。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除了担任学院教授之外,内托还与政府合作,主持了一些巴西经济研讨项目。因此,当时任圣保罗州州长劳多·纳特尔提出,希望在圣保罗大学物色一位“数学好”的教授担任州财政部部长时,内托成了不二人选。
“内托非常聪明、理性,能包容分歧,不助长对立。他不仅在经济领域表现突出,政治上,那些与他共事过的人都提到,他非常擅长协调与幕后运作,能够在斗争中推动经济议程。”程晶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于是,短短1年后,内托便从圣保罗州财政部部长被提拔为巴西财政部部长,这才有了后来的“经济奇迹”。
一生爱折腾的工作狂
内托晚年一直保持活跃。他出版了10多本有关巴西经济的书籍以及数百篇文章和研究报告,还时常接受采访,就巴西经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每周为巴西《圣保罗页报》《经济价值报》等媒体撰稿。
他的好友、圣保罗律师协会前主席达席尔瓦·马丁斯说,其实内托患痛风多年,可哪怕遭受病痛折磨,他依旧保持对工作的热情,“用独有的才华和幽默为前来咨询的人提供经济情况分析”。
有人形容内托是工作狂。2020年夏天,内托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职业找到了你,而你接受了这份邂逅,你就会感到幸福。我从未工作过,我只是生活,直到今天。”
忙碌之余,内托的一大爱好是在全世界各地的书店淘书。他喜欢看历史、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书,但最爱收藏的还是经济领域的书。“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每发现一个版本就要买;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936年撰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初版,他遇到也必须拿下……
内托生前喜欢收藏书籍。
2011年,内托将他几十年积累的数万本私人藏书捐赠给母校圣保罗大学,以滋养经济学专业的后辈。这些藏书构成了巴西最完整的经济学和经济领域相关主题图书馆:德尔芬·内托图书馆。
一生爱折腾的内托,在2024年8月5日因病住院,其办公室没有透露具体病因。一星期后,传来他去世的消息。葬礼很低调,没有公开举行,仅限亲属参加。据多家媒体报道,他的遗属包括他与第二任妻子迪奥里奥所生的女儿法比亚娜以及一个外孙。
“内托去世后,巴西从右翼到左翼,从政治到经济,各个领域相继发表声明表示哀悼,充分说明这位经济学家对巴西的影响之大。”程晶认为,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内托,那就是他将巴西现代化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度。
“可以说,内托至今影响着巴西。”蓝庆新补充道,“现任巴西总统卢拉启动的‘巴西新工业’计划,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内托当年提出的国家主导工业化的思想。当然,卢拉的政策有了时代的发展,包括了数字化等崭新的内容。”
在给内托的悼词中,卢拉写道:“30年来,我一直批评德尔芬·内托。2006年竞选期间,我公开道歉,因为他是我前两届任期内实施的发展和社会包容政策的最有力捍卫者之一。德尔芬在制定该时期的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吝称赞内托的贡献,也并不讳言内托留下的争议。写到最后一句,卢拉真诚道:“当政治对手聪明时,会促使我们更加聪明和能干。”
《环球人物》2025全年杂志订阅↑↑↑
安东尼奥·德尔芬·内托,巴西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