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辞职卖房借钱,他用27年,完整复刻出60栋明清古宅
2025年05月26日09:22 来源:中国之声 作者:古丽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时光里丨27年,他完整复刻出60栋明清古宅

五月的杭州西溪湿地邬家湾古建筑村,空气中都弥漫着青草的香,鸟儿们在房梁上欢快地跳跃,清脆的叫声里满是迎客的喜悦。

△邬家湾古建筑村一角

徽派古院落的青砖黛瓦间,游客们举着手机、相机走走停停,没有人注意到,与他们擦肩而过的,就是让邬家湾古建筑村从无到有的王保进。村子里最大的一栋古宅,是即将在今年年底对公众开放的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王保进正在讲解古建往事

抬头看见头顶的飞檐斗拱,王保进能讲一长段动人的故事;转身摸着雕花的木门,王保进总会提醒一句:你闻闻,这木头香多别致;站到天井的中央,王保进脱口而出的是“肥水不外流”的古训。他也记不得多少个下雨的日子,听着叮咚作响的雨声,看着屋檐下流动的雨帘,静静地坐在屋里,仿佛听见天地和鸣的交响。

△古宅里到处飘着木头的清香

“做古建筑收藏这件事情,跨历了我人生最黄金的27年”,27年前,王保进36岁,和很多人一样,考上大学,离开乡村,留在城市工作。与古建筑的缘分,源于旅行途中的一次短暂停留。“我看到的那栋老房子,雕花精美,结构漂亮,但有人正在把木料锯下来,眼睁睁看着就这样毁掉,我心里很难受”,得知拆解后的古建筑还有可能重新接好,王保进当即决定,先买下来,运回杭州再说。

△拆解前的门楼

那时的王保进也想不到,与古建的这次偶遇,会改变他未来的人生轨迹。“我看到了,如果不去做这个事情,良心上过不去”,此后的每个周末,王保进就开着车遍访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的很多偏远的农村,找寻濒临消失的古建筑。

△正在重建的古宅

王保进最喜欢的那栋清晚期的民居就是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里面的每一个物件,都是王保进25年前从江西婺源的乡间淘来的宝贝。“7户人家分散在各个山里,我在婺源住了一个礼拜,一户一户去谈”,这栋三层的古宅用了好几个月才完成拆解,王保进又找了4个加长的卡车运回杭州。

△徽派古建的飞檐

这些历经风雨的古建究竟有多宝贵?到底美在哪儿?王保进除了走访老工匠,“买了我能看到的所有古建筑的书籍、图片,想把中国古建筑的脉络搞清楚”。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翻了不止一遍,王保进开始懂那一层层飞檐翘角的起伏错落之美,记下了雕刻在门上的蝙蝠纹里暗藏着“进福”的心愿,最惊叹的当数卯榫之间的严丝合缝,默默地扛过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袭……“每一根线条都像笔锋,每一块木料都像泼墨”,一个又一个深夜,王保进看着书上的图片感慨,他找寻的哪里是普通的古建筑,那分明是“立体的中国书法、中国画”。

△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内准备展出的部分展品

那些古宅从此成了王保进再也放不下的牵挂,让他焦心的是,他找寻古建的脚步一点也慢不得,稍晚一步,古宅里最结实的房梁可能就被劈成柴火,从此无影无踪。王保进想到的办法是印一沓名片,看到收古玩的人就发一张,“我就告诉他,你们发现要拆的古建筑,人家不要的,一定打电话给我”。再后来,只用周末的时间远远不够,王保进就辞了工作;钱不够用,他就卖房,还不够,就去跟朋友借。

△王保进监督古建重建工作

古建先拆解、编号,从不同的地方小心翼翼运到杭州,再分类存放,复建还原。老宅越买越多,到底放在哪里最妥帖?王保进最初的想法是建一个古建筑博物馆,“我就给杭州市政府写信,说很想让后人知道中国古代的人是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即将开放的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2007年,王保进写的信有了回音,杭州市同意把古建筑建在西溪湿地景区的土地上。王保进把仓库里的房梁、窗户、祠堂、戏台全都搬出来,一栋房子,几千个构件,他和匠人们一点点拼装。不用图纸,只凭编号,从春到夏,一年接着一年,最终完整复刻出60栋明清古宅。只是,给朋友介绍的时候,王保进总喜欢说,那些都是“适合生活居住的艺术品”。

△王保进与游客交谈

2019年,西溪湿地邬家湾古建筑村全面开放,王保进又开始惦记另一件事:有人住的古宅才能被保护得更长久。在他看来,空着的古建筑里,空气都是凝固的,“人的温度和古建一起互动,才能长期保存”,所以,他打造匠人街,免费开放古建筑,供那些一心扑在古建修复的匠人入驻。仓库里剩下的另外60套古建筑,王保进说,那是他余生要继续忙碌的大事。

△邬家湾古建筑村匠人街

36岁到63岁,人生最宝贵的27年,王保进仿佛一直在埋头赶路。到了黄山,不曾爬过山;路过景德镇,也顾不得看一眼瓷器。他跟朋友们说,秀美的江南风景,他都是在图片上看到的。

△王保进经常要爬到房梁查看古建情况

27年,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账户上的数字越来越少,抽屉里的欠条越攒越多,王保进没后悔过。“古建筑要保留,匠人要传承,这是中国文化”,每一栋古宅都有言说不尽的故事,榫卯之间,阁楼之上,处处散落着古人的睿智。他不知道别人的诗和远方在哪里,但他清楚,他的清风与明月,就在眼前。

△王保进在古宅楼顶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王保进,古建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