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大国院士 | 用分子的眼光看世界是什么样的?
2025年05月16日10:0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由 等
小号 中号 大号

“我们整个人体就是一部分子机器,这些分子就构造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你。”

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院士,他看世界的眼光很特别。他说,用分子的眼光看世界能够看得更清楚。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好奇他说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我看到的世界不是最清楚的?用分子的眼光看世界又是什么样呢?

让我们跟着《大国院士》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谭蔚泓提问,一起解锁“分子视角下的奇妙世界”。

分子视角下的我们是什么样的?

谭蔚泓院士认为,人类最没有被认知清楚的就是我们人体自身,所以我们需要用分子的眼光来看人体。对人体更清晰地了解,为将来的疾病诊疗提供真正更好的分子,为病人造福。

他大学本科学的是化学专业,后来一直从事物理化学、生物分析和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从分子层面上去看事物。

现在,他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医学领域,提出从分子层面认知生命、了解医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从分子层面来了解人体细胞。”

他坚信,用分子的眼光来看医学才是对医学、对人类健康的最根本的理解。他希望能以独特的“分子眼光”,为肿瘤的防治之战带来更多可能性。

用分子“武器”如何精准打击癌细胞?

在人类与疾病的漫长博弈中,科学家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分子医学深入微观世界,为我们揭示疾病的秘密。它又如何在癌症的战场上大显身手?谭蔚泓院士带领团队在癌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讲这项研究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分子医学。如果将人比喻为一部“分子机器”,生病就意味着“分子机器”的某些部件出了问题。

传统癌症治疗方法,药物进入体内,会分不清哪些是癌细胞,哪些是正常细胞,会有“杀癌一千自伤八百”的情况。有没有更精准的治疗方法?谭蔚泓寻找到了一种“聪明”分子,也就是核酸适体,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误伤正常细胞。

谭蔚泓院士用幽默的方式解释分子医学。他说,将来分子科学家和医生要做的,就是去训练一支精锐的“分子突击队”,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有力“打击”。

分子医学只有短短30年的发展史,把分子科学和生物、医学紧密结合,分子科学家还有一段路需要走。现在最迫切的是去弄清楚不同癌症的分子机制。

真正的抗癌“灵药”是什么?

癌症是个古老的疾病,人类与它博弈长达几千年。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癌症依旧是全人类的医学难题。未来,我们能战胜癌症吗?谭蔚泓的答案是“能”。

当被提问“真正的抗癌‘灵药’到底是什么?”谭蔚泓开心地笑了。他说,“真正的抗癌灵药是快乐,快乐的时候使人提升免疫力,快乐的时候使人增强自信心,快乐的时候使人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产生更多身体内各种各样分子机制的一种平衡。”

他建议大家,定期去做癌症筛查,同时也要学习一些癌症知识,掌握一些防癌的方法。

“没有一种药能治疗所有的癌症,但快乐的生活方式可以。只要你快乐,得癌的概率是肯定是要降低的,得其他病的概率也会降低,所以快乐才是根本。”谭蔚泓说。

熬夜、吃外卖、压力“三件套”和得癌有关系吗?

加强早筛、减轻痛苦、降低费用,在癌症防治迈向更精准、更人性化的同时,怎样不被肿瘤盯上?这个问题是大家最关注的。

针对“熬夜、吃外卖和压力让年轻人被癌症盯上”的说法,谭蔚泓表示,一天到晚吃外卖,看手机的微视频肯定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身体不适症。这些不适症与癌症是不是相关,至少现在没有足够数据表明癌症在年轻人身上发病的概率更高。

谭蔚泓认为,今天人活得更长了,检测手段更有效了。随着寿命的增长,70岁以后得癌症的概率也在逐渐增加。

谭蔚泓始终坚信,现代医学进步,会让治疗癌症的方法会越来越多。“癌症正在逐渐变成一种慢性病,很多癌症是可以被治疗的,甚至有些病人可以带癌生存,大家不用再谈‘癌’色变。”

(记者: 李由 朱涵 孔令杭)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谭蔚泓,分子的眼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