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专题>>人民日报·人物
云南大理民宿设计师李安军——把“歇脚处”变为“心归处”
2025年05月14日09: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珂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云南大理民宿设计师李安军——把“歇脚处”变为“心归处”

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在水面上,波浪轻抚岸边,远处山水一色。面朝苍山洱海,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双廊古镇风景如画。摇曳的蓝花楹下,游客三三两两正在打卡拍照。

“这个壁炉可以用大理传统青砖、红砖来设计,增加一些本地元素,既可以保留传统韵味,又能为住客提供更多审美体验。”在双廊古镇一家民宿的休息区,李安军和业主交流起设计思路。

十几年前,建筑师李安军从北京来到大理,成为一名民宿设计师和经营者,这家民宿是他最早在双廊古镇设计的一家。这次翻新,他不打算对建筑本身做过多调整,而是把重点放在拓展更大的公共空间上。“游客对民宿的体验感和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随之改变,把‘歇脚处’变为‘心归处’。”李安军说。

近年来,大理文旅产业加速发展,游客从双廊古镇、大理古城等热门旅游地来到周边村落,不少村落成为网红打卡地。“人们来大理更想体验闲适生活、田园美景。游客越来越多,乡村民宿设计需求越来越旺。”李安军说。

驱车从大理古城出发,10多分钟便能到达上鸡邑村。村子风光秀丽,还保留了不少乡土味道。村民们抓住商机,出租自行车,开特产商铺,从事旅拍……“大家收入都增加了不少。”上鸡邑村村民李爱霞说。

民宿火了,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但也面临一些“成长的烦恼”。

“村里的民宿越来越多,怎样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上鸡邑村的一名业主找到李安军,想将自家老宅改造成民宿,但又担心同质化竞争。

空间规划、设施配套、特色房间布置……在进行基本设计的同时,李安军发现业主家有很多石雕、砖雕、扎染手工艺品。“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民族特色的展室,把这些工艺品都放进去,打造独特记忆点。”

“这个细节好,正是我想要的。”业主和李安军一拍即合。

不规则躺椅、木质挂件,清新的色彩搭配、灵活的多功能区,流行的“松弛感”也被李安军运用到作品里。

最近,李安军穿梭于当地的手工艺作坊,忙着收集当地的竹编、木雕以及各式各样的土陶制品,这些承载着地方记忆的小物件,成为李安军设计的灵感来源。

“民宿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旅店的非标准住宿形式,个性和风格越突出,越有利于避免同质化竞争。大到规划布局、环境景观,小到室内软装,乃至一个小物件的摆放,都要注重细节,才能更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李安军说。

在古城里喝下午茶,到苍山徒步漫游,在洱海边拍写真,体验扎染、白族甲马制作……各种花式玩法开启游客在大理的活力之旅。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大理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69.77万人次,同比增长39.37%;实现旅游总花费44.55亿元,同比增长42.65%。

链接

民宿业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住民宿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主要民宿预订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每逢节假日,民宿都会迎来一轮预订高峰。一些经营者在提供住宿的基础上,推出更丰富的“民宿+”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文旅市场上走俏。

民宿业的发展得益于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针对性举措:在加强产品建设方面,提出“尊重历史文化风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文物建筑等资源突出乡村民宿特色,将农耕文化、传统工艺、民俗礼仪、风土人情等融入乡村民宿产品建设”;在完善规划布局方面,提出“将乡村民宿发展纳入各地旅游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敏认为,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和升级,民宿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紧跟旅游消费升级趋势,打造品质化、多元化的产品,更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开展深度旅游的需要,民宿业将释放更大潜力。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