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长三角>>江苏
江苏吴江丝绸界“五朵金花”42年后重逢
2025年05月08日15:3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 作者:黄正
小号 中号 大号

5月4日上午,在盛泽镇山塘社区的东秀书院内,一场跨越42年的重逢——“吴江丝绸‘五朵金花’四十二年后再聚首”公益活动,让在场所有人万般激动。

“五朵金花”重聚首。(黄正摄)

曾享誉吴江丝绸业界的“五朵金花”互致问候,时隔15130个日夜的相思终于化成了此刻的欢声笑语,感慨万千!

吴江“五朵金花”名扬全国

“五朵金花”因丝绸而结缘。

42年前,盛泽镇原新华丝织厂挡车工钱福珠、原新生丝织厂挡车工陈元元、原新联丝织厂挡车工陈菊花和沈建兰、原新民丝织厂挡车工马芸芸,代表当时的吴江县参加在青岛举办的全国丝绸操作能手选拔赛。

面对全国各地顶尖选手,“五朵金花”凭借精湛的技艺脱颖而出,被原中国纺织工业部授予“全国丝绸操作能手”称号。吴江丝绸“五朵金花”的美誉就此诞生。

陈元元(前排左)、钱福珠(前排右)、沈建兰(后排左)、马芸芸(后排中)、陈菊花(后排右)。(主办方供图)

42年的岁月,虽然催老了她们的容颜,却给她们带来了睿智和经验——以丝绸为纽带,吴江丝绸“五朵金花”在平凡的岗位上把“一根丝”做到极致。她们的工匠精神更是值得尊敬。

“42年前,我们这几个老姐妹被评为‘全国丝绸操作能手’,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所有吴江‘织女’的一份荣耀。”陈菊花年过六旬,是“五朵金花”中年龄较小的一位。她翻看着一张“吴江县一九八三年全国操作能手留念”照片,思绪万千,点滴回忆历历在目,“那时,我们都只有二十来岁,在丝绸车间里不断打磨技艺,为传承吴江丝绸文化作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

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张“五朵金花”在捧回全国大奖并回到盛泽后的合影。当时,她们穿着时髦的三翻领羊毛衫,一头波浪卷,嘴角上扬,“全国丝绸操作能手”奖牌悬挂胸前,笑得非常开心,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

一张照片,一段岁月,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丝绸“匠人”传递信念和力量

对于许多盛泽人来说,1983年便是这样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每每忆起,心中都会涌现出吴江丝绸业最辉煌的那个“黄金时代”。

1983年后的几年间,吴江丝绸是全国的一张靓丽名片,其中,盛泽丝绸业发展尤为迅猛。

在盛泽丝绸业发展的高潮当中,丝绸女工尤为出类拔萃,先后有20多位丝绸工人获得了国家级荣誉,为盛泽丝绸业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五朵金花”之一的钱福珠就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也是江苏省唯一的一线工人中的党代表。还有一大批丝绸女工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丝绸操作能手”,以及省市区级荣誉等。

“五朵金花”的涌现,不仅体现了吴江、盛泽对丝绸业发展的专注、热爱与坚守,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符号。

活动现场图。(黄正摄)

盛泽镇文联副主席、地方文史专家沈莹宝介绍,盛泽是中国丝绸之乡、“四大绸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1983年12月这个特殊时期——盛泽丝绸女工在参加全国丝绸操作能手比赛中,五位代表同时荣获全国大奖,这在全国乡镇丝绸产业发展史上十分罕见。当时吴江女工的就业率本身就低,而盛泽女工能够从事丝绸行业相关工作,展现了盛泽劳动人民兢兢业业、辛勤劳作的风采,令人羡慕。

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吴江真丝绸出口占全国总量的六分之一,其中丝绸出口主要在盛泽。整个1980年代,盛泽每年的丝绸出口占全国绸类出口的15%左右,最高一年真丝绸出口占全国出口19%以上。这无疑凝聚着广大丝绸女工的付出和汗水。

盛泽纺织产业能够发展壮大,正是基于原有单一的丝绸业的延伸和创新。1990年代以来,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功能性纤维等新纤维得到较快发展,这无不凝聚着诸如“五朵金花”这样一代代盛泽丝绸“匠人”持之以恒传递的信念和力量。

“重聚首”也是一次“再出发”

42年的分别,15130个日夜的思念,给了“五朵金花”相约相聚的足够理由,也为传承这份丝绸情怀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据钱福珠回忆,当时,她们参加全国丝绸操作能手选拔赛的人员,由各个丝织厂抽调选拔组成,技艺都属于“尖子生”,但彼此并不都认识,而且那会儿通信也不方便。在获得荣誉后,她们又回到各自岗位,兢兢业业,辛勤工作,直至企业转制,人员转岗、退休。42年间,她们几乎没有见过面,此刻是第一次“全家福”聚首。

小朋友为“金花”们戴上红领巾并敬礼。(主办方供图)

作为“吴江丝绸‘五朵金花’四十二年后再聚首”公益活动发起人,盛泽镇关工委“五老”形象大使、东秀书院创办人芦根荣告诉记者,“五朵金花”是一个时代的记载,尤其在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之际举办此活动更是意义非凡。“希望通过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丝绸文化精神,进一步弘扬盛泽丝绸文化、激发人文情怀,助推丝绸业发展。”芦根荣说。

暮年的李白曾发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花甲之年的“五朵金花”也约定今后要常相聚,把错过的时光一点点补回来,让这份“姐妹情”“产业情”在岁月中愈发醇厚。

说话间,“五朵金花”再次捧起老照片,看着42年前笑容灿烂的自己——青春洋溢,眼神清澈。那张照片,成了时代的记载、情怀的见证,将永远珍藏在相册里,记录在盛泽丝绸文化历史的卷轴上,并指引盛泽丝绸纺织业不断前进。

来自盛泽镇山塘社区、盛泽镇成人教育中心、吴江书院联谊会、盛泽镇文联、盛泽镇舜湖诗社、北塔诗歌文化工作室,以及吴江区丝绸协会、赴东集团等社会各界代表对“吴江丝绸‘五朵金花’四十二年后再聚首”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纷纷表示,新征程上,要继续发扬“五朵金花”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精神,以昂扬的姿态、进取的态度谱写新时代劳动者之歌。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吴江,丝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