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际
联合国80周年丨吴丹,调停古巴导弹危机
2025年05月02日11:19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张贵洪
小号 中号 大号

吴丹(1909年—1974年),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也是第一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曾成功调停古巴导弹危机、印巴争端、刚果内战等,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在联合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外交家,从小立志成为一位著书立说的学者,可命运偏偏让他与政治结缘。他就是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吴丹,也是第一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

作为学者型秘书长,吴丹在政治上功绩卓著,主张联合国应成为“人类良知的代言人”,而非大国政治的工具;同时著述颇丰,著有《国际联盟》《向新教育前进》《战后缅甸史》《关于城市的故事》等书。英国《观察家》杂志称,他是“一个典型的、稳重的、文明的官员,一个有魅力的人,一个有敏锐判断力的人和一个能使不结盟具体而形象化的人”。

被推入政坛

1909年1月22日,吴丹出生于缅甸班达诺一个殷实的家庭。他的父亲是富有的地主和磨米厂主,通晓英语,信奉佛教。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吴丹幼时便习得很多知识,15岁时就在《缅甸男孩》杂志上用英文发表文章。

吴丹年轻时的照片。

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吴丹后来进入仰光大学,结识了吴努、昂山等学生领袖,并与他们成为终身战友。他加入吴努组织的“红龙书社”,同进步青年一起翻译出版了大量左派书籍,还曾以笔名“蒂拉瓦”撰文针砭时弊。

1928年,父亲亡故,作为长子的吴丹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他辍学回到家乡,进入班达诺国立高中任教,并于3年后升任校长。1934年11月,吴丹与律师之女杜登丁结为连理。

1941年,日军入侵缅甸。作为班达诺人民公认的领袖和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吴丹不得不与日本侵略者打交道。适逢昂山和吴努邀请他出任缅甸教育重组委员会秘书长,推动教育体制改革,他在仰光完成“缅甸新教育政策”报告后,马上返回班达诺家中。

1943年,日本与缅甸巴莫政府签订《日缅合作条约》和《秘密军事条约》,缅甸沦为日本殖民地。吴丹的官方身份是班达诺政府委员会主席,但他秘密为抵抗组织运送粮食。两年后,仰光获得解放,但缅甸人民又不得不同英国殖民者展开争取独立的斗争。

1947年6月,吴丹一家迁居仰光。他计划自筹资金办一本杂志,自由地写作,以实现儿时的梦想。但人算不如天算,7月19日,领导缅甸独立运动的昂山将军遇刺身亡。吴努受命主持新的行政委员会,并委任吴丹为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新闻主任。

吴丹从此被推入政坛。1948年1月,缅甸独立。不久,吴丹出任广播局局长,并先后担任电影局主席、经济和社会局秘书、总理办公室秘书等政府高级职务。

成为“折中方案”

作为吴努总理的秘书,吴丹要撰写发言稿,并陪同其出席重要国际会议,因此结识了不少国家的领袖,如毛泽东、赫鲁晓夫等。

1957年,吴丹来到纽约,出任缅甸常驻联合国代表。他以“迷人的风度”“友善谦逊的态度”和大量艰苦的幕后工作,赢得联合国同行的称赞,仅两年后便被推选为联合国大会副主席。

当时,联合国正处于“童年时代”,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冷战的工具。但随着非殖民化进程的推进,许多亚非拉国家获得独立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从大国争夺的场所变为反对霸权主义、伸张正义的论坛。而在外界眼中,吴丹很有思想,乐于维护亚洲、非洲和其他中小国家的利益。

1961年9月18日,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在刚果遇难,当务之急是推举一位接班人。对此,各方争执不下。苏联坚持废除秘书长,由代表3个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集团的3名官员来领导联合国。不结盟运动的领导人则提出,从不结盟国家选出一名秘书长候选人,并建议缅甸成为下一届联合国秘书长人选的推举国,同其他3名副手——由美国、苏联和中立国家选出的秘书长代表组成秘书长班子……

经过多轮磋商,各方达成一个折中方案:在联合国秘书长换届选举前,先指定一名代理秘书长,而吴丹成为美苏都支持、东西方国家都认可的候选人。

当选联合国秘书长的吴丹(左)宣誓就职。

11月3日,安理会召开会议,推荐吴丹为联合国代理秘书长。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批准了安理会的推荐,任期到1963年4月10日,即原定的哈马舍尔德任期期满为止。1962年11月30日,吴丹继续当选为秘书长,并连任至1971年底退休。

吴丹向来以稳健著称,主张秘书长应充分发挥政治、外交作用。鉴于前任的经验和教训,他显得更慎重、低调,推崇“静默外交”,更多地在幕后发挥作用。

将世界拉出深渊

1962年秋冬之交,加勒比地区发生了一件让全世界人民揪心的大事。美国和苏联进行了一场核对抗,即古巴导弹危机,几乎把人类推入热核战争的深渊。

1962年,吴丹在关于古巴问题的紧急会议上。

1958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古巴人民推翻了巴蒂斯塔独裁统治,建立了革命新政府。美国对此充满敌视,对古巴实施军事、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甚至策动暗杀阴谋和组织武装入侵。而苏联极力要把这个岛国拉进自己的阵营,以便向拉丁美洲其他国家渗透,因此开始向古巴提供大规模的军事援助。

1962年7月,苏联秘密向古巴运送导弹,被美国的高空侦察机发现。美国随即宣布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并准备空中打击和两栖登陆行动。双方互不示弱,摆出打核战的架势。在安理会,美苏先后提出自己的决议草案,但都被对方否决。此时,来自不结盟国家的非常任理事国加纳和阿联酋提出一项决议草案,要求联合国代理秘书长吴丹出面调停。

吴丹立刻写信给卡斯特罗,要求他停止任何可能使局势进一步恶化的措施,又向美苏首脑发函,建议苏联舰只停在拦截区以外,美国尽一切可能避免与其发生直接对抗。接着,他分别会见美苏及古巴常驻联合国代表进行协调,并亲自访问古巴,以软化卡斯特罗的强硬立场。最终,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宣布停止隔离检查,双方解除对武装力量的动员令,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这次危机将世界带向一场大战的危险边缘,虽然只持续了13天,但联合国历史上从未面临过如此严峻的时刻。吴丹坚持中立立场,在三国之间巧妙斡旋,成功促成危机的解决,充分体现了联合国的价值,得到美苏双方赞赏。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阿德莱·史蒂文森称吴丹为“道德权威的象征”,苏联外长葛罗米柯也赞赏其有着“不偏不倚的智慧”。

此外,吴丹还促成了阿尔及利亚独立,成功化解印巴争端、刚果内战等,更在离任前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自1961年起,联合国大会每年都通过将新中国代表权问题作为“重要问题”的提案,但迟迟未能解决。1971年9月,吴丹在其关于联合国工作的最后一次年度报告中再次指出,联合国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完整的。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吴丹随后致电中国政府,邀请中国派遣代表团出席那届联合国大会,并表示,自己为此由衷地感到高兴。

吴丹被称为“谦逊的和平使者”。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0年间,他以宽容的思想、爱好和平的政治智慧、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多次成功调解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和冲突,为联合国留下了宝贵经验,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杰出贡献。(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吴丹,联合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