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6人受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前夕,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受表彰者有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劳动者,也有工艺美术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还有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劳动带来的光荣、幸福与力量。
从1950年至今年,已经是我国第17次召开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了。“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时传祥、“蓝领专家”孔祥瑞、“马班邮路”王顺友……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代表着不同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而每个时代的劳模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凭着热爱、匠心,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极致。
无论哪个年代,英雄都来自人民,模范都出自群众。和往届一样,本次表彰大会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以各行各业的一线劳动者为主体。其中,年龄最小的盛李豪是2024年巴黎奥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金牌得主,只有20岁;年龄最大的陈锡洪是四川金川鑫华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已经72岁。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奋斗诠释着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发挥着示范带动和正向激励作用,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注入着一份新动能。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美好的生活都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在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熔炉前挥汗劳动、从不叫苦叫累的赵占魁;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航天发动机焊接专家的高凤林……到今年受表彰的“捏塑陶泥亦塑匠心”的董强峰,用32项专利见证“炭”索征程的张文彦……岁月在转换,劳动者热爱劳动、砥砺奋斗的本色却从未变。特别是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尤其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在劳动模范严谨、执着、实干、创新等美好品质的带领下,用汗水和实干去创造我们的未来。
“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从“神舟”飞天、“天眼”探空等科技奇迹,到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再到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攻坚战……每一个生动精彩的时代故事里,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主角,都是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接力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在劳动节前夕表彰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就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就是要鼓励每一个普通劳动者爱岗敬业、奋发图强,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很重要。
劳动,王进喜,邓稼先,时传祥,孔祥瑞,王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