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8日,是中国台湾歌手邓丽君逝世30周年的日子。
三十载春秋流转,这位“脸若银盘、眼似水杏”,有着甜甜笑容、甜甜嗓音的佳人停驻在人们的记忆里。人们爱邓丽君,爱她歌声袅袅,风姿绰约;爱她温柔善良,真挚聪慧;爱她人生丰盈,励志温暖。
15年前的2010年,《环球人物》做过一期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的封面报道。犹记读者来信,“被每一个为她落笔的文字打动”。而我们,也被人们对一代偶像、一代传奇绵长不息的怀念深深打动。
今天,在30周年这个节点,《环球人物》再次把目光聚焦于邓丽君这3个字,专访了邓丽君三哥邓长富、生前管家金美和比利、日本伯乐舟木稔、中国台湾词曲作者、深受她影响的众多音乐人,以及年轻一代“00后”“10后”粉丝。《环球人物》记者的足迹从她的故乡河北邯郸到她的成名地香港,再到她蜚声国际的巅峰日本东京,直至她生命的终点泰国清迈。借由这组封面,再现邓丽君生命中的故地山河、音乐中的唐诗宋词、艺术中的东方美学。
漫步人生路,何日“君”再来!
《环球人物》2010年推出纪念邓丽君的封面报道。
对三哥邓长富来说,每年5月8日是他和妹妹聊聊心里话的时候。已过古稀之年的他,回忆起妹妹的往事时,欢快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而谈起妹妹没有完成的心愿时,眼神中又是岁月抚不平的悲伤……
以下是邓长富的讲述:
落叶归根
30年了,时间过得真是飞快。
我曾有两次没能在5月8日到台北金宝山筠园(取自邓丽君原名邓丽筠)去祭拜丽君,一次是我人在北京,另一次我虽然在台北,因临时有事未能到场。
“巧合”的是,那两次之后我都生病了,还做了手术。除此之外,每个5月8日,我都会到筠园看望她。除了忌日,我也会在丽君的生日、中元节等日子去看她。
邓长富近照。
今年,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丽君——筹备许久的邓丽君艺术中心终于在老家邯郸落成开放了。
早在多年前,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就在筹划用何种方式纪念丽君。纪念馆太沉重,不符合她的性格,也不足以诠释她的音乐人生,我们更不想给她加太多的符号,于是艺术中心就应运而生了。
这里陈列了丽君发行过的录音带、CD、唱片,她的衣服、首饰、生活用品、舞台服装,还有她开过的车,其中70%的东西是丽君生前用过的,是我们留存已久的遗物,分批从台北、香港等地运到邯郸。此外,还有一些陈列展示结合了科技元素,像是AI邓丽君的演唱。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她,近距离地了解她的音乐人生。
将全球唯一的邓丽君艺术中心设在邯郸也有另一层含义,这里是我父亲的老家。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在这里还原丽君的成长轨迹和音乐人生,也是一种落叶归根吧。
基金会今年做的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丽君的逝世30周年演唱会。我们原计划于5月8日在清迈举办一场纪念演唱会。我在3月去了一趟清迈,与丽君生前在清迈的管家比利叙叙旧,还拜访了清迈当地的相关人士,他们都很希望举行纪念邓丽君的演唱会。遗憾的是,我离开清迈不久后,泰国发生了地震,考虑到很多歌迷会害怕,当地氛围也确实不适合开演唱会,基金会经过多方协商,暂时将演唱会延迟到10月4日举办,我们也会在8月的时候做正式官宣。
有了大陆才完整
当年,丽君早早地放弃学业从事演唱,为这个大家庭付出了很多。怎奈她走得很突然。作为哥哥,我当然要把她的事情当成我的事情,替她完成想做的事。
20世纪80年代,我母亲得知我的大姨还在陕西。她在1993年前往陕西看望了大姨一家。丽君当时也想一同前往,因为某些问题没能成行。我那个时候正在部队服役,我就和丽君约好,等她有时间了一起去陕西,哪怕我提前退伍,也要陪她一起去。
邓丽君和母亲赵素桂、哥哥邓长富在美国。
后来,我多次前往大陆,见到了许多喜欢她的人。记得有一次,我到北京出差,在一辆出租车上听到了丽君的歌,而且一直在循环播放。我问司机:“你喜欢听邓丽君的歌吗?”司机说:“我每天都听,开车的时候听,心情就很愉快。”他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我很开心,因为在大陆真的有很多人喜欢丽君。
2013年,丽君60岁冥诞的时候,基金会发布了一本名为《绝响:永远的邓丽君》的传记。作者走访了丽君生前去过的巴黎、东京、香港、清迈等地,采访了上百位与丽君有关的人。这本书早在2003年就已成形,但我一直觉得书中没有大陆的部分,是遗憾的,因为父母的老家在这里,这里有许多喜欢她的人,所以大陆是丽君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是,我和传记作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采访了很多歌迷,还有老家的人,直到把这些内容加入到《绝响:永远的邓丽君》中,我才觉得这本书是完整的,它也是最能反映丽君真实人生的传记。
我对丽君的想念
没有来得及到大陆唱歌,是丽君生前的憾事。基于此,基金会在这些年做的事情主要有两个:继续传唱她的歌曲,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以及推广公益慈善活动。
丽君生前就非常乐于助人,而且不愿给他人添麻烦,所以我从基金会成立第一天起就强调,不对外募款,也不接受捐款。目前,我们通过音乐版税和丽君肖像权的使用收入维持基金会的运营,同时也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做一些公益事业。
近些年,基金会在大陆举办了多场不收门票的公益演唱会。偶尔有一些演唱会是售票的,我们就去掉成本,捐赠盈余的部分。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年,我们到成都捐助了一个小学,帮助他们重建校舍,也捐助当地受损的熊猫基地。后来,2013年北京演唱会过后,我们为青海玉树的地震灾区做了一些捐赠,帮助当地73名患有唇腭裂的小朋友做手术。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丽君在世界各地的粉丝也做了许多公益活动。
还有一件事我想替丽君完成。她当年与新华社记者联系时,曾托对方在苏州找一栋房子住。我这些年一直在打听记者介绍的那栋房子在哪里,想替她去看看,帮她再完成一个心愿,到时候再到筠园告诉她。
今年5月8日,我还想告诉丽君,她送我的卡地亚手表安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送我的西服和皮鞋,依然保持原样。每每看见它们,我总会格外想念她。
前几天,有记者问我最喜欢她的哪首歌。我说,如果丽君能重新站在舞台上为大家唱歌,我会选《如果能许一个愿》,因为这首歌的歌词表达了我对丽君的想念:
如果能许一个愿,我愿重回故园,踏进那小小庭院,重见我儿时游伴。
如果能许一个愿,我愿找回童年,在母亲怀中依偎,听她讲故事一篇。
似水的年华,换来一声轻叹,绿草、田间、秋千,已不在身边。
如果能许一个愿,我要时光回转,再重温旧日的梦,从绚丽回到平凡。
邓丽君,邓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