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刘禹锡的名作《陋室铭》,是被挤兑出来的?
2025年04月27日11:08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姚望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刘禹锡搬家

刘禹锡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创作了一篇托物言志的名作《陋室铭》。此文错落有致、构思巧妙,被后人选入《古文观止》。鲜为人知的是,这篇不朽的名作堪称被挤兑出来的。

这要从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说起。他参与了“永贞革新”,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但刘禹锡所在的一方势单力薄,革新只持续了100多天便以失败告终。

此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现湖南常德)司马,在那里度过了近10年时间。公元824年,他又被贬至和州(现安徽和县)任通判。

按照当时的规定,通判应该住在衙门里,拥有自己的3间屋子。可和州知县是个势利之徒,见刘禹锡被贬而来,还胆敢不奉承、不送礼,心里很不爽,便存心刁难他。

他故意将刘禹锡的住所安排在比较偏僻的城南。那里不仅交通不便,而且临江,环境潮湿阴暗,住久了身体都会受影响。

对此,刘禹锡全然不在意,反而在看到住所外的景色后,写下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并将其贴在大门上。

知县大为光火,立马将刘禹锡的住所调到更为偏远的城北门,并将三间房缩减为一间半。这一间半房位于河边,附近有成排的杨柳树,环境更加低洼湿冷。

没想到,刘禹锡搬到这里后,仍怡然自乐。他又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门上:“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和州别称)心在京。”

知县恼羞成怒,干脆将刘禹锡调到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间里。这是半年内的第三次被迫搬家,住所也更小了。有感于此,刘禹锡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人将其刻在石头上,立于门前。很快,这首字字珠玑、寓意深刻的文章被广泛传诵,刘禹锡也因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洁的风范,令世人敬仰。

正可谓,淡看人间事,潇洒天地间。不向权势者低头,不求权势者垂青,宁愿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淡泊人生的人,无疑是真正的智者。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刘禹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