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张旭,以“癫”闻名
2025年04月24日09:53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方建勋
小号 中号 大号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首唐诗名篇《桃花溪》出自诗人张旭。在唐代诗人里,张旭算不上最耀眼的。相比诗歌,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则高得多——提到草书,张旭这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

张旭(约675—约759),字伯高,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刚踏入仕途时,担任过常熟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管理与刑事案件。《新唐书》里记载了他在任上的一则轶事。据说,当时有个老人递状纸请求判决,张旭提笔写了判词,了结了案子。过了几天,老人又来递状纸,张旭觉得很是麻烦,斥责了他。老人却说:“我看您的书法笔法很是精妙,所以就想得到您亲笔书写的判词珍藏在家里。”原来是遇到了懂书法的行家。张旭问他家里收藏了些什么,老人便把他父亲的书法全都拿出来,张旭一看,眼前一亮,真是天下少有的奇妙笔迹。他细细观摩、品读,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书法境界更进了一层。

其实在进入仕途之前,张旭就有了一定的书法造诣。书法这门艺术,特别注重师承,张旭的笔法可是传承了“二王”正宗。他的母亲陆氏,是初唐书法名家陆柬之之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虞世南师承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陆柬之曾跟随虞世南修习,得其真传后,又学欧阳询,再学“二王”,草书笔意尤为古雅。他还擅长教授书法,与其子陆彦远,在书坛并称“大小陆”。而张旭则自幼受教于陆彦远,学有所成。

张旭之后官至左率府长史、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这在仕途上不算得志,好在张旭有酒,有草书。他与李白、贺知章、李琎等人被誉为“饮中八仙”。李白曾写诗赞张旭:“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争追随。”两人性情相投,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则是“斗酒草千行”。张旭豪迈的性情,最适合写纵放不羁的狂草。

张旭的狂草,灵感源自公孙大娘的剑舞。他曾亲言“始吾见公主与挑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的著名舞人,以《剑器舞》风靡一时。一日,张旭在长安的街道上走着,突然看到前面人群涌动,便跟着人潮走去,发现是公孙大娘在表演剑舞,舞姿矫健,双剑上下飞舞,忽隐忽现。张旭一时被剑舞迷住,回到家中,马上痛饮一杯,拿起笔写了起来。这时,他手中的笔仿佛幻化为公孙大娘的剑,时而如猛虎下山,时而如蛟龙出水,变化莫测,字字龙飞凤舞,神采飞扬。张旭狂草由此横空出世。

张旭《古诗四帖》,写的是北周庾信的两首《步虚词》和南朝宋谢灵运的《王子晋赞》《四五少年赞》。

他的狂草作品主要有《古诗四帖》《千字文》等。《古诗四帖》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是一幅长卷作品,书写的是4首古诗,无落款署名。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鉴定为张旭的作品。只见首尾一气贯通,跌宕起伏,变化莫测,被誉为“神来之笔”,算得上书法史上数一数二的狂草作品。

张旭写狂草,往往借助酒的作用,每次大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李肇《国史补》有载:“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书之,天下呼为‘张癫’。醒后自视,以为神异,不可复得。”把头浸在墨汁中,用头发书写,确实很癫狂。但在当时,很多人欣赏这种“癫”。对张旭而言,“癫”是生命本真状态的自然流露。癫狂的书法,意味着对前人法则的突破。在癫狂的草书中,他的生命得到淋漓尽致地舒展。在狂草艺术王国中,他就是国王,因此被尊为“草圣”。

最能理解张旭草书的,或许是唐代的韩愈。韩愈说张旭:“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在张旭的草书中,天地万物之变与个人的情绪波动交融一体,化成了“变动犹鬼神”的点画和线条。他即草书,草书即万物,万物与他并为一体。

张旭的狂草,没有释文几乎难以辨识,因此很多人以为,只要多喝几盅酒,乘着醉意,提笔一挥就成了狂草。实则不然。张旭的草书,从用笔到结构,再到章法,很讲究法度。

张旭楷书名作《郎官石柱记》局部。

张旭对法度的讲究,在他的楷书里也可见一斑。他有一件楷书名作《郎官石柱记》,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刻。原碑毁于元末,仅有明代王世贞旧藏“宋拓孤本”传世。这么狂放不羁的“张癫”,楷书竟能写得这么一笔不苟,由此引发了苏轼对草书与楷书二者关系的评论:“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今长安犹有长史真书《郎官石柱记》,作字简远,如晋宋间人。”

纵观整个书法史,张旭的草书影响很大,不仅当时有很多人写诗赞誉,唐文宗李昂在位时,还专门发了一道诏书,昭告天下,我大唐有三绝: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张旭,草书,狂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