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观点
苏炳添弃权,允许冠军“走下舞台”
2025年04月15日11:51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常少华
小号 中号 大号

“真的跑不动了。”苏炳添告别赛场的脚步正在加快。

4月12日,全国田径大奖赛百米半决赛,原本晋级的苏炳添弃权,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前一日的预赛里,苏炳添跑出10秒49的成绩。赛后,他表示这次比赛有可能是自己的百米单项告别战。

很多人为此表示遗憾。人们总期待冠军在下一次比赛中能再次成为冠军,这样的期待基于人们对一个天才运动员的欣赏和喜爱,也基于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的本能情结。这样普遍性的“冠军”情结,源于不断地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是一个集体志向高远的精神追求,也造就了一个社会向上的活力。

“冠军”情结带来动力,也带来压力。我们对冠军的膜拜心态,不能变成运动员身上沉重的“包袱”。和人生的起伏跌宕一样,每个运动员的“退场”,和“上场”“在场”一样,都是十分正常的。没有人永远站在金字塔尖,没有人一直处在高光时刻。我们要允许冠军“走下舞台”,离开赛场,去迎接他们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同上热搜的还有全红婵近期连续摘银的消息,网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有更多人第一时间表达了对这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的关心、心疼和鼓励。全红婵并没有因为丢冠感到沮丧,她坦言当前还处在身高体重变化的适应阶段,能取得这些成绩已经超预期发挥了。

冠军不是“神”,许多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年龄增长带来的生长发育关口和身体机能下降,本是一种自然规律,大多数运动员即使通过刻苦专业的训练,也难以突破这些限制。

4月13日,苏炳添在4*100米决赛上,领衔广东队3名00后夺冠。退役后,他还将投入帮助青年运动员成长的工作中。冠军走下舞台,是怀着理想和抱负,投入到能让自己继续“发光发热”的新事业中去。正如苏炳添以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淡出赛场,对每个退役运动员而言,这是一个同样值得期待的全新舞台,也是人生崭新的一页。作为观众,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这些运动员掌声,祝福他们走上更加灿烂的人生舞台。同时,社会也需要为运动员“走下舞台”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时代的洪流向前,代际的更迭永续。有人退场,就会有新人上场。当接力棒一代代交替,是老将对后辈的激励,也是体育精神的传承。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苏炳添,赛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