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际
“铁腕”老杜,生死之战
2025年03月31日09:48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尹洁 许晔 王喆宁
小号 中号 大号

当地时间2025年2月13日,菲律宾圣胡安,罗徳里戈·杜特尔特出席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竞选集会。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1945年出生于菲律宾莱特省,菲律宾前总统。当地时间3月11日,被菲律宾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拘捕,随后又被强行送往国际刑事法院总部所在地荷兰海牙。

当地时间3月11日,菲律宾马尼拉国际机场。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身穿蓝白条纹T恤、黑色夹克外套的罗徳里戈·杜特尔特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

他被捕了。

这位卸任还不满3年的菲律宾前总统,因为在任上发动了“致命的禁毒战争”,被当地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拘捕。随后,警方将他从马尼拉国际机场转移至维拉莫尔空军基地。当晚,杜特尔特又登上了一架包机,被强行送往国际刑事法院总部所在地荷兰海牙。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1日,荷兰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外景。

“我很好,(大家)别担心。”两天后,杜特尔特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介绍自己当前的情况,并表示“将为一切负责”。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英国《卫报》3月13日报道,杜特尔特被羁押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拘留中心,这段视频是他在飞往该地的飞机上录制的。法新社称,杜特尔特可能在未来几天首次出庭。

据菲律宾媒体报道,杜特尔特被羁押的当天,他的二女儿、菲律宾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已经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菲律宾副总统办公室称,莎拉计划参加一系列会议,并等待去探望她的父亲、前总统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二女儿、菲律宾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

杜特尔特是首位被国际刑事法院起诉的亚洲前国家元首,也是3年来第一位被送往海牙的犯罪嫌疑人。

3月底,杜特尔特即将年满80岁。这个生日,他可能将在国际刑事法院的拘留中心度过。

风雨欲来的“退休”生活

杜特尔特显得十分平静。

被逮捕时,他手中拄着一根拐杖,不急不缓地走出通道,一边走一边与随行人员交谈。杜特尔特的小女儿维罗妮卡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他在被转移到维拉莫尔空军基地后,穿着被捕时的衣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问:“我犯了什么罪?现在给我看看把我抓来这里的法律依据。”

事实上,在飞机降落之前,杜特尔特就已经做好了被逮捕的准备。

几天前,多家媒体放出消息,称国际刑事法院已经签发对杜特尔特的逮捕令,理由是他在菲律宾总统任内禁毒时犯下“危害人类罪”。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3日,杜特尔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介绍自己的情况。(视频截图)

当时,杜特尔特正在境外访问。菲律宾中期选举在即,他带着莎拉参加了当地菲律宾侨民举办的集会,并发表了讲话。

在那段演讲中,杜特尔特提到他此前发动的“禁毒战争”:“我在我的时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菲律宾人能有一点和平与安宁。”对于可能被逮捕的情况,杜特尔特说:“如果这真是我的命运,没关系,我会接受。如果被捕入狱,我也无计可施。”他还开玩笑地呼吁支持者为他修建纪念碑。

依据菲律宾宪法,每届总统任期为6年,不得连任。2022年6月,当菲律宾新一任总统马科斯宣誓就职时,结束6年任期的杜特尔特也正式卸任。

杜特尔特没有出席马科斯的就职仪式,而是直接回到了家乡菲律宾达沃市。谈到卸任后的计划时,他表示想在老家教书,安安静静地过日子。“虽然我只是一个平民,但我仍会尽力为你们服务,就像我第一次当选市长时告诉你们的那样。”

一直以来,杜特尔特受到菲律宾民众的广泛支持。他在离任前被选为“菲律宾最受欢迎总统”,卸任后依然拥有60%左右的支持率。在杜特尔特刚“退休”的那段时间,一打开菲律宾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就能看到不少当地民众拍摄的杜特尔特日常生活片段。

背着步枪“铁腕禁毒”

杜特尔特被捕是由其“铁腕禁毒”引发的。而他之所以对毒品深恶痛绝,还要从他的成长环境说起。

1945年,杜特尔特出生于菲律宾中部的莱特省。在他6岁时,他的父亲文森特开始从政,后来成为南达沃省省长,奠定了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地位。

杜特尔特从小性格强悍,遇到自己认为不公平的事情时,经常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大学毕业后,他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在达沃市担任检察官近10年,后当选该市市长。

当时的达沃市治安极度混乱,打架斗殴、吸毒贩毒、抢劫杀人乃至枪战都是家常便饭,一度被外界称为“谋杀之都”。面对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杜特尔特出台了一系列极为严格的规定,包括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等。毒品犯罪更是杜特尔特打击的重中之重。他誓言要除掉所有毒贩,并设立了许多戒毒中心。到了半夜,杜特尔特还会穿上皮衣、背着步枪、骑着摩托车在市内巡查。

在处决了不少犯罪分子后,达沃市的治安逐渐好转,街头暴力事件越来越少。2016年2月,在菲律宾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上,杜特尔特称毒品是罪恶之源,上任后将继续雷霆禁毒。果然,在他担任总统的6年间,菲律宾掀起了大规模的禁毒运动。

“杜尔特尔在总统任上的‘铁腕禁毒’取得了显著效果。毕竟毒品问题是菲律宾社会的一颗毒瘤,用非常规手段才能够遏制毒瘤扩散,但同时,这也引起了一些反对派和人权组织的质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菲律宾官方数据显示,杜特尔特执政期间的禁毒行动造成了6000多人死亡;人权组织认为实际死亡人数远高于此,抨击杜特尔特政府的禁毒手段太血腥。杜特尔特则表示,为了拯救几乎被毒品淹没的国家,他不会被人权议题束缚。

2018年,国际刑事法院通知菲律宾政府,将就杜特尔特领导的打击毒品犯罪行动是否有违反人权行为展开初步调查。

如今的逮捕事件,在那时便埋下伏笔。

国际刑事法院“威信在降低”

杜特尔特被捕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曾公开表示,如果国际刑事法院要求国际警察拘捕杜特尔特,菲政府将予以合作。3月11日深夜,在杜特尔特乘坐的包机起飞后不久,马科斯在发布会上首次谈到此事。他坚称自己没做错:“国际刑警组织请求帮助,我们答应了,因为我们对国际刑警组织有承诺,必须履行。”

国际刑事法院于2002年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设立,总部设在荷兰海牙,可对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侵略罪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该组织曾对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发过拘捕令,但经常“踢到钢板上”。比如2024年11月,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时任国防部长加兰特发出了逮捕令,理由是危害人类罪和战争罪,但以色列方面对此完全无视。为了表达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的支持,2025年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还签署了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行政令。

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正式退出了国际刑事法院。马科斯上任初期曾多次表示,不会协助该组织对杜特尔特展开调查。但到了2023年,菲律宾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和人权委员会投票通过了3项决议,敦促政府与国际刑事法院合作。马科斯跟着表态称,重新考虑加入国际刑事法院。

针对马科斯政府配合逮捕杜特尔特,莎拉发表声明,谴责菲律宾政府“背叛了菲律宾主权和国家尊严”。杜特尔特的前法律顾问帕内洛则表示,此次逮捕是非法的。

“国际刑事法院如今对菲律宾没有管辖权。”许利平说,“近年来,国际刑事法院的威信也在降低,甚至连其合法性都遭到了质疑。此次逮捕事件给菲律宾政坛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未来走向究竟如何,还得看马科斯接下来怎么‘出牌’。”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杜特尔特 菲律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