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视野
488名“兴农人”的驻村记:成都农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助理累计支持330个重点村
2025年03月04日09: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刘畅 王一淼 袁雪柯
小号 中号 大号

《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全力打造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成都样板。

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近日,成都金融机构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做法迎来新进展。记者从成都农商银行获悉,该行于2021年11月,会同成都市委组织部、市委金融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启了乡村振兴金融助理驻村行动,推动金融服务进街道社区、进田间地头。截至目前,全行已累计派驻4批次共488名员工,前往33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社区)开展“不占编制、不拿报酬、不添负担”的驻村服务,创新打造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成都样本”。

“我要下乡!”

金融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针对脱贫村、薄弱村、示范村等不同类别村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称,“三年来,金融助理已成为协助村社干部提高乡村治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重要力量。”

聚焦过程管理,该行通过创新制度性安排,让金融人才“下得去”。488名金融助理中,有8人连续4年派驻,118人派驻了两批次及以上,16名金融助理在驻村中得到提拔使用,形成了金融助理从“要我下乡”到“我要下乡”的转变。整个四批次金融助理平均年龄3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8%。

共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金融助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据介绍,金融助理充分发挥自身熟悉金融知识的优势,多角度、多形式普及金融知识,将惠农支农政策带到乡村、送上家门,积极回应村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三年来累计开展普惠金融政策宣讲,防假币宣传、防范金融诈骗等宣传活动超2000余次、受众超十万余人次。同时,金融助理积极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累计向81名贫困大学生捐款40.5万元,帮助孤寡老人超1000人次,依托行内“蓉城乐活”数字平台,助力重点村社销售特色农产品超1万件。

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年建立更新信贷档案超10万户

“乡村有效抵押物缺乏、金融产品供需失衡”是制约乡村产业发展融资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居民和涉农经营主体获取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壮大,这是金融助理的核心工作目标。

据介绍,金融助理立足主责主业把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发挥下沉乡村一线优势,在融资服务过程中,反复研判乡村特色资产抵押担保可行性,先行先试,如落地了全省首笔冻库贷,有效激活农业生产要素,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能力。

同时,成都农商银行金融助理深入乡村产业一线挖需求、解难题,全覆盖走访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收集相关金融需求和建议,帮助解决涉农主体发展过程中贷款难、抵押难等问题,为致富带头人提供“乡贤贷”、为粮油特色产业提供“振兴贷”、为村集体组织提供“兴村贷”、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信易贷”,逐步构建起与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需求相匹配的“信用+担保”涉农金融产品体系。

目前,成都农商银行已与成都市63%的重点新型农业主体、76%的村集体经济组织、93%农户建立业务关系,其中三年来金融助理共建立和更新各类主体信贷档案超10万户,用信金额近20亿元。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成都农商银行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