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以言语、手势、文字、图像等方式侮辱、嘲讽、诋毁、谩骂、贬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等”、“理性看待输赢和可能存在的判罚争议,正确面对比赛结果”……3月11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发布8条文明观赛倡议,为乒坛“饭圈”行为再次划定红线。
一段时间以来,“饭圈”乱象在乒乓球赛场内外愈演愈烈。有的球迷追星,完全无视观赛礼仪;部分粉丝行为过激,更是引发公众的担忧和愤慨。比如有的观众在赛场开闪光灯拍摄;有的粉丝在奥运等重要赛事现场,为喜欢的运动员加油鼓劲,却向同为中国运动员的对方发出嘘声甚至喝倒彩;更有甚者,因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没取得胜利,就讥讽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甚至大肆侮辱、谩骂国家队运动员;部分自媒体博主刻意制造话题,借机煽动网民情绪。只想追偶像,不顾他人以及偶像的感受;因为是“偶像”,所以比赛得符合自己预期,赢了就是自家球星最棒,输了就是对方比赛不公平。极端粉丝大行扰乱秩序、侮辱诽谤、挑动对立之能事,俨然把乒乓球赛场变成了饭圈的“角斗场”。
每一名站到赛场上的乒乓球运动员,都在用拼搏精神和顽强意志,展现中华体育精神,引领更多人爱上体育、加入运动队伍,他们值得被喜欢和追随。但追星的打开方式,绝不是在观众席上嘲讽谩骂,绝不是打着“热爱”的幌子、利用球迷对运动员的喜爱牟得流量和利益。畸形的饭圈文化下,不文明的观赛行为,不仅让球员竞技状态受到严重干扰,同时还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不仅损害乒乓球运动的形象,也严重扭曲体育精神,消解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不少知名运动员多次发声,早已对饭圈乱象烦不胜烦。
近年来,从打击整治涉体育领域“饭圈”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到解散乒乓球运动员官方粉丝群,体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整治乒乓球饭圈“重灾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委员也呼吁,希望通过正确引导,推动大家文明观赛。此次乒协发布的8条文明观赛倡议,是对乒乓球赛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从遵守竞赛规则、尊重竞赛官员的专业性和裁判执法权到禁止使用闪光灯、不得辱骂运动员等,既有宏观层面对尊重规则的指引,也有微观层面对行为礼仪规范的引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言辞恳切,但语气带着不容置疑。观赛的粉丝,既然喜爱国球,既然喜爱运动员,就该将8条倡议内化为行为守则,还赛场一分安宁,还乒坛一片清静。
让赛场文明有序,让观众遵守规矩,归根结底是要将“饭圈”陋习扫出乒乓球台、维护乒乓球运动健康发展。作为中国的国球,乒乓球赢得了无数“大战”的胜利,为国家争夺了无数荣誉,成为国民的骄傲和自豪。无论是为了运动员的荣誉和乒乓球运动的形象,还是体育精神的延续,“去饭圈化”这一战,国球都必须打赢,只能打赢。
运动员,乒乓球,饭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