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很多成功,都是从“差一点”开始的
2025年02月23日08:40 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号
小号 中号 大号

(一)

痛惜、遗憾……

2025亚足联U20亚洲杯四分之一决赛,国青队坐镇深圳主场,比赛中一度占尽优势,但之后屡失良机,最后时刻被沙特阿拉伯队绝杀,止步八强。

这也意味着中国足球再一次无缘U20世界杯(世青赛)。自2005年以来,我们就再也没有踢进过这一赛事。

虽然输了,但客观来说,这支国青队几场比赛表现都不错,甚至被评为“踢出了一种让人陌生的中国足球”——大部分球员脚下技术出众,敢拿球、敢进攻、敢对抗,频现从容的摆脱、强势的突破、稳健的铲抢;团队配合也十分默契,执行战术很有章法。

有自信、有技术、有头脑,看着这帮2005年、2006年出生的年轻球员,球迷不禁发问:“这真是中国队吗?”

(二)

就像做了一场梦!

中国足球小将们,没能顶住最后几分钟。一个球的差距,带来锥心之痛。

有人提出,看了半天原来不是“正牌国足”,干嘛要这么关注?因为,他们承载着中国足球的希望。

所有领域所有队伍,都得讲梯队建设。U20国足、U17国足(国少队)等就是为成年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优秀球员的人才储备库,这些小球员的实力,其实就决定着未来十多年国家队的实力。

而中国足球小将上一次在国际赛场闪耀,还要追溯到2005年的荷兰世青赛。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85国青”4场比赛踢进11球,刮起了一阵“红色旋风”。他们中的赵旭日、蒿俊闵、郜林、冯潇霆等人,往后十多年都一直是国足的中坚力量。陈涛更是凭借3个进球和3次助攻的出色表现,与梅西、米克尔这样的天才球员一同入选了世青赛的最佳阵容。

此后很多年,中国足球在黑暗、低谷中徘徊,青训等工作一直处于零敲碎打不成体系的状态,U字号国家队的成绩自然也不理想。从2010年主场爆冷不敌朝鲜队,到2023年加时赛惜败于韩国队,再到这一次最后时刻被绝杀,国青队留给中国球迷的记忆同样苦涩居多。

(三)

遗憾落败,中国足球的希望又破灭了吗?

输掉这次比赛,意味着这一批球员痛失了在国际赛场与同龄优秀球员较量的机会,痛失了在国际优秀俱乐部球探面前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他们来说,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

但输赢之外,王钰栋、蒯纪闻、依木兰·买买提等多名新人的精彩表现,扎扎实实摆在那里。他们的未来,仍给人无限遐想。

他们的出现,是足球青训、校园足球建设的结果。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后,国内的校园足球和青训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最先受益的就是2005年、2006年出生的这批球员。据报道,这几年,常有青训教练感慨,从2005年龄段开始可选择的足球苗子显著增多。

此外,受益于不断完善的青训体系,U17、U15等U字号国足近年来也表现不错,年龄更小的球员们在面对韩国队时也有胜绩。

我们不能因为赢球,就把球员们夸上天;也不能因为输了球,就否定一切。显然,20年积攒起来的差距,看起来比我们想象得还大,没那么容易抹平。虽然很残酷,但必须要说,中国足球最缺的还是耐心。

很多成功都是从“差一点”开始的,继续坚持按足球规律办事,坚定走难而正确的路,“被绝杀”就会是黎明前的黑暗。

(四)

未来,这批足球小将路在何方?

曾几何时,中国很多球员在青少年时期面对日韩球员丝毫不落下风,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却慢慢望不到对手的尾灯,落得个“泯然众人矣”。

这与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以及小球员的成长路线密切相关。比如,“85国青”虽一度闪耀,但在功利浮躁甚至假赌黑的大环境下,被称为“黄金一代”的他们最终没能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再如,日韩很多小球员小有成绩后首选是出国锻炼,但这么多年来,我们能出去到更大平台磨砺的球员还是少数。

眼下,中国青训体系建设虽小有成效,但机制短板不少,功利化倾向仍较重;对足球未来之星到底怎么培养,路径还有待继续探索。

多些理性与耐心,坚信“未来在年轻人身上”,把“足球从娃娃抓起”当成第一要务,好好珍惜这一批、下一批好苗子,中国足球就有希望。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中国足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