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哪吒2》破100亿!惊人特效竟出自一群“90后”之手
2025年02月14日15:55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于冰
小号 中号 大号

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周建敏

截至2月13日晚,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含预售)突破100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的电影。《哪吒2》全片角色超过300个,共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这些镜头由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共同完成,有人说,“中国众多的动漫企业,集众家所长,为《哪吒2》做了一套‘万鳞甲’”。

近日,《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其中一家制作公司——浙江花果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果山”)的CEO周建敏,揭秘从《哪吒1》到《哪吒2》特效制作的幕后故事,讲述科技发展如何给动漫行业乃至文化产业带来赋能。

环球人物:“花果山”参与了《哪吒1》《哪吒2》的制作,能否介绍一下当时加入制作阵容的契机?

周建敏:动画电影特效这个圈子很小,头部公司也就那几家,“花果山”很荣幸是其中之一。经常有出品方主动找我们合作,我们在承接项目时会对作品进行筛选。首先,必须是我们认可的项目;其次,要判断它是否有“爆款”潜力。拿到《哪吒1》剧本时,我很喜欢哪吒这个角色,他突破了传统形象,故事性也很强,有打动人心的点,于是我们接下了这个项目。当时我们对《哪吒1》很有信心,但也没想到它会那么火爆,后来同样没想到《哪吒2》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作品。

我们最初参与的是《哪吒1》中哪吒大战敖丙的打斗镜头,合作非常愉快。到了《哪吒2》,我们承担了部分视觉特效的渲染和合成工作。《哪吒》系列电影对特效制作的要求非常高,制作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从业经历,还得抗压。两次合作我们都派出了30多人的团队,核心成员大都是“90后”,在这个行业的工作时间基本都在6年以上。

环球人物:您提到《哪吒2》的制作难度是《哪吒1》的5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建敏:《哪吒1》中一个场景通常只有四五个角色,而《哪吒2》中一个场景可能同时出现几十甚至上百个角色,而且每个角色形象各异,这对特效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这个环节的工作主要是将二维的内容转化成三维形式,更偏特效工作。比如剧本草图上的一团火,我们需要通过技术让它“舞动”起来,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创作,火苗要如何向上飘动,要升得多高,每个部分的颜色要怎样不同,生成的烟要如何飘走……这些细节都需要我们反复尝试和调整。

导演饺子经常会提出一些独特的想法,我们根据他的要求进行创作。有时他也只给大致方向,比如角色需要某个动作,但不会具体描述表情或身体细节,这时我们就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设计出来后交给他确认。最终,我们的团队出色完成了出品方的要求,将优美的作品呈现给了观众。

环球人物:在制作《哪吒1》中是否有无法实现的技术,在《哪吒2》中实现了?

周建敏:在制作《哪吒1》时,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花果山”其实不仅仅是制作动画特效的公司,我们自己也出品产品。2019年我们在出品动画电影时《动物特工局》就自主研发了毛发控制小插件,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动物毛发的干湿两种状态以及表情变化,这个插件从1.0版本迭代到5.0版本,越来越成熟。此次在《哪吒2》中,这些技术都派上了用场。

中间这几年,我们还参与了《流浪地球2》和《深海》的特效制作,前者代表了中国真人电影特效的天花板,后者则是动画电影制作的天花板。为这些大片制作特效,帮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掌握了多项国内领先的专项技术。在处理高难度画面时,我们做了大量的特效小插件,以解决具体问题,后来我们给这些小插件申请了专利。可以说,我们团队被国内两位顶尖“80后”导演——郭帆和饺子打磨得非常成熟了。

环球人物:《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您对我国动画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哪些思考?

周建敏:第一,我们向世界证明中国动画的工业化水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制作世界领先的作品。

第二,它为中国的整个动漫行业界提了气。导演早期也有找一些海外团队做《哪吒1》,但是这些团队不了解中国的传说,不能对故事内容产生共鸣,导演后来把《哪吒1》放到国内制作。如今,作品有目共睹,所以中国动画团队的技术一点也不输海外。

环球人物: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动画创作中如何更好地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周建敏:这个问题要从几个角度来看。

包括《哪吒》系列电影在内的多部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影片的核心能引起观众和的共鸣,导演捕捉到人们当下的精神需求或文化需求。而且,动画电影的题材选择也很重要。中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四大名著、各种民间传说,都是巨大的宝库,如何将这些传统IP结合当代观众的精神需求,是考验出品公司和导演的能力的。

“花果山”目前正在以悟空为原型策划一个全新的角色,这也是我们在公司成立之初的目标——“花果山”不只是一家制作公司,也是内容出品公司,希望未来能像迪士尼一样多元化发展,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尝试做新的内容。比如,我们已经培养了一些编剧、制作人员、导演等创作力量,当创作力量成熟了,我们就会转化身份,以出品方的身份制作一些内容。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和阿里影业联合出品动画电影《画皮》,和浙江广电集团联合出品动画电影《苏东坡》,与复星影业出品以上海城隍庙这样一个动画电影,这些都是IP孵化。

同时,我们也在开发动画作品的衍生品,像国内比较知名的动画电影作品《白蛇》的IP衍生品就是我们开发的,还有最近的《雄狮少年2》衍生品也是我们开发和销售的,未来我们会不停拓展这个领域。

环球人物:作为从业者,结合这《哪吒》系列电影,谈一谈我国动画科技技术的发展,让您感受最大的地方是什么?

周建敏:《哪吒》系列电影的腾空出世,给许多从业者带来了希望。

AI技术正迅速发展,未来可能会对传统制作方式带来挑战,但这也是机遇。“花果山”已经在尝试用AI工具开发动画短剧,它能让特效制作更高效。虽然短期内AI无法完全替代人工,但未来人工制作肯定会受到冲击,谁能抓住这波红利,谁就有机会弯道超车。我们过去要依赖国外公司的制作软件,如果有一天他们对我们卡脖子,会给这个行业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能借此机会,研发出更适合中国人使用的软件,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就能在动画产能上保持领先,与海外积累多年的强大产能进行竞争。

其次,文化产品的竞争格局正在变化。过去我们看日漫、美漫,现在中国年轻一代更青睐国漫,因为它更符合东方审美,更能引发文化共鸣。《哪吒1》和《哪吒2》的成功在于它捕捉到了当代观众的精神需求。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的想法也和以前不同了。过去,我们可能会习惯性地把动画电影定在六一档或暑期档,很少考虑贺岁档,哪吒的成功给了从业者很大的信心,动画电影的受众不仅仅是儿童观众,是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观看的。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哪吒2,“花果山”,环球人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