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视野
社区书记王月圆:居民群众的“定心圆”
2025年02月06日19:14 来源:环球人物网
小号 中号 大号

“群众关注期待什么,我们就探索推进什么。”这是北京市大兴区观音寺街道福海佳园社区书记王月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心为民服务的她,也是福海佳园社区居民群众的“定心圆”。

福海佳园社区居住着近5000人,是原海户新村的回迁定向安置房。今年,是王月圆从事社区工作的第19年,她见证了家园从旧貌到新颜的变迁,面对居民们的期盼与诉求,她始终放在心上、做在实处。

一座议事亭,凝结居民情谊

王月圆的个人手机号公布给了全体居民,24小时开机接听居民电话,手机占线是常有的事,手机上不时弹出的微信群消息也基本都是居民的诉求,王月圆对大家的所需所盼了如指掌。

社区里老年人口多,整村搬迁后,不少居民仍保留着在乡村的生活习惯——闲暇时候喜欢唠唠家常、聊聊天。王月圆不想让这份老街坊的感情被单元楼所阻隔,

于是带着社区干部们按照街道每天7小时日常工作、1小时入户的“7+1”工作法和“一人一天一户”的问需于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开始了居民意见征集工作。

2024年8月,福海佳园社区的中心广场上,多了一座议事亭,这是王月圆与工作人员、居民群众齐心擘画的结果。这个半开放式的空间,能够容纳几十人,平时形成议题后,社区党员群众就来此议事,不进行议事工作时,还能作为休闲公共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

有了这座议事亭,邻里互动增多了,有什么矛盾或想法,就来这里聊一聊。居民们都说:“议事亭让我们找回了以前的感觉,真是多亏了圆圆。”

2024年以来,福海佳园社区通过议事亭累计收集办理超百件各类居民诉求,协商解决了19件居民矛盾,46件社区问题。

线上线下“共享小屋”,盘活社区内资源

在福海佳园社区一区2号楼一层有一处面积30多平方米的“共享小屋”,设置了“共享物品区”“置换物品区”“共情交流区”。其中“置换物品区”摆放着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共情交流区”摆放着居民交流的小黑板和留言本,记录邻里之间的暖心事;在“共享物品区”摆放着熨烫机、家用梯子、婴儿车、轮椅等供居民免费使用的物品,居民如有需要,随时都可以在这里借用。除了线下置换,线上“共享小屋”平台更是受到了不少年轻居民的青睐。

“共享小屋”的创意,源于王月圆社区治理新模式的探索。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6月福海佳园社区“共享小屋”正式投入使用,百余位居民在这里以物易物,促进社区内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增强了邻里之间的联系。

居民王阿姨说:“小区环境好,邻里氛围也好!住在这里我们舒心,儿女们也放心!”居民周阿姨表示:“我和老伴搬来这里一年多了,各种事情有人管,给社区点赞!”

居民们口中的踏实,就是王月圆最想听到的反馈,自2021年起担任福海佳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后,王月圆除了为社区打造“邻聚力”议事亭、建设“共享小屋”,还协调增设9个车棚、62处停车处、规划110余个停车位、扩充非机动车停车面积约1000平方米……2024年11月25日,她探索的社区治理新模式,获多家媒体聚焦报道。王月圆说:“群众关注期待什么,我就探索推进什么,居民的满意度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王月圆,福海佳园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