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际
史海回眸 | 1959年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展开“厨房辩论”
2025年01月22日11:43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刘皓然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史海回眸】1959年尼克松与赫鲁晓夫展开“厨房辩论”

近日受美国“TikTok禁令”影响,大量原TikTok用户涌入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在翻译软件的加持下,中美两国网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文化交流,拉近了双方距离。

在60多年前的冷战期间,苏联与美国也曾试图通过民间“软外交”来缓和矛盾、减少隔阂,还特意在对方国内举办规模盛大的展会。但由于意识形态实在分歧太大,展厅成了两国领导人——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口舌战场”,他们的那场公开“对峙”则被人们称为“厨房辩论”。

交流之外,美苏各有盘算

1958年,美苏达成文化交流协定,双方同意对方在自己国家举办展览,展示各自的产品及成就。1959年6月,“苏联国家展”在美国纽约体育馆开幕。苏联斥巨资在馆内几乎打造出一个“小莫斯科”,除了展示苏联的艺术、饮食等,还凸显了该国当时的工业及科技成果,特别是航空航天方面。截至1959年8月闭馆,约有100万人进行参观,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来看了这场展会。

在纽约的“苏联国家展”开馆后一个月,1959年7月,“美国国家展”在莫斯科的索科利尼基公园亮相。相对于苏联展览的“硬核工业风”,美国展更像一场大型进出口贸易展,偏重展示该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展品包括家用电器、时尚单品、体育用品、儿童玩具,还有汽车,甚至样板间。美方特意打造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参观环境,并展出不少前沿科技,如双手可以活动的遥控机器人、彩色电视等。

对于这项“交流活动”,美苏双方各有盘算——扩大自己的外交影响力,窥探对方掌握的先进科技,以及“证明自己的制度更为优越”。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在莫斯科展览期间一共派出数十位接待员,这些人员不仅精通俄语,他们当中还有不少专门受过情报收集训练。

出于对“文化交流”的重视,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亲自前往莫斯科,为美国的国家展揭幕,还在展会期间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会晤。这场展会不涉政治,但两国领导人都心照不宣,明白展厅即“战场”,都暗暗憋着一股劲,谁也不想在言语上吃亏。二人最为激烈的“交锋”发生在展厅一处厨房样板间,该场面也由此得名“厨房辩论”。

“好莱坞剧作家梦寐以求的一幕”

观展期间,尼克松向赫鲁晓夫介绍美国取得的一系列技术成果,但后者却对美国引以为傲的展品不以为然,甚至表示很多美国制造的商品“中看不中用”。赫鲁晓夫还揶揄尼克松:“你们美国是不是有一个把食物塞进嘴里,再强迫人吞下的机器?”赫鲁晓夫还表示,“美国独立了150年,却也不过如此,苏联再有7年的时间就能赶上,之后超过美国。”

在展厅的厨房样板间,二人的论战进入白热化。尼克松先是介绍一套先进的厨房组件,试图通过美国民众的舒适生活来凸显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尼克松表示,这样的家庭用具在美国只是“平均水平”,房子的总价也不过1.4万美元左右,普通劳动者都能负担得起。

赫鲁晓夫则反唇相讥,称在苏联“一出生就有房住”,而在美国“没钱只能睡马路”。两个人越聊火药味越重,后来尼克松显然有些恼火,说道:“在我们的参议院,把你这种人称为‘阻挠议事者’,你总是说个不停,根本不给任何人插嘴的机会。”据传双方还“问候”了对方孙辈,赫鲁晓夫说“希望你孙子能生活在共产主义时代”,尼克松说“希望你孙子能生活在自由时代”。

好在双方现场没有直接闹掰,“舌战”过后重回主题,分别表示愿意“和平相处”与“相互学习”。《纽约时报》报道称,两位领导人的这场“对峙”简直是“好莱坞剧作家梦寐以求的一幕”。

除了那个厨房样板间,尼克松与赫鲁晓夫的“舌战”还发生在很多地方。早在观展前,赫鲁晓夫在克里姆林宫见到尼克松时就没什么好气,他说,“欢迎来到俘虏的家园”——当时西方世界将苏联的东欧盟友称作“俘虏国家”。

百事可乐收获名声

美国几家媒体巨头在1959年7月25日,即“厨房辩论”的第二天,在美国公开播报了这场论战,为此美苏之间也不太愉快。因为两位领导人会晤期间同意将整个交谈过程翻译成英文与俄文,在两国同步播出,而美国媒体却抢先一步。苏联方面直到当月27日才播出,且删减了尼克松说的话。

相比今日中美网友在小红书上的愉快互动,60多年前的这场美苏跨文化交流并没有起到“促进共识”的目的,社会反响褒贬不一。《纽约时报》批评称,这场活动是一场“政治噱头”,非但没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反而“凸显了东西方之间的鸿沟”。有媒体透露,展会现场的留言簿上写满了参观者的“恶评”,美国人讽刺苏联人的音乐“鸟都不爱听”,苏联人则讽刺美国人的抽象艺术应该放在农场,用来“吓跑乌鸦”。

虽然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交谈不算愉快,但一些参展商家把握住了时机,成功开拓国外市场。据英国天空新闻网记载,在莫斯科参展期间,时任百事可乐国际运营主管肯德尔找到尼克松,希望让赫鲁晓夫喝下自家饮料。观展当天,尼克松将赫鲁晓夫引到百事可乐的展台,肯德尔递上两杯百事可乐饮品,称其中一杯为美国制造,另一杯则是在莫斯科用碳酸饮料机调制的,想让赫鲁晓夫尝一下哪杯口味更佳。赫鲁晓夫自然会夸赞“苏联百事”,面对一众媒体喝下了饮料,百事可乐在苏联名声大噪。


责任编辑:邱小宸
关键词:

尼克松,赫鲁晓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