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运冠军孙杨受邀担任浙江省戒毒公益大使,并在浙江省余杭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演讲,倡议大家远离毒品。孙杨表示,“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参与到这个工作中去”。
2024年8月25日,禁赛多年的孙杨复出首战告捷,获得2024年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
复出参赛的孙杨,依然是全场的焦点,全场观众都在为他加油。“无论成绩如何,只要站在出发台,我就已经胜利了。”孙杨告诉《环球人物》记者。直到入水的那一刻,他找回了阔别4年的熟悉感觉。赛后采访孙杨落泪,用手抹去泪水。“真的是靠家人的支持,才让我能坚持走到今天。”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游泳大赛的大部分男子奖项被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包揽。直到孙杨出现,这一局面才被改写。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孙杨先是在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拿到冠军,打破奥运会纪录的同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中国游泳男选手。几天后,他又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提高3秒之多。4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孙杨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成为第一位夺得该项目奥运冠军的亚洲人。
突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多岁的孙杨有些不知所措。他向记者坦言:“许多事情是我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也没有人告诉我要如何应对媒体。可能当时我说了一些不得当的话,随之而来的指责、压力让我喘不过气。特别是一些网络报道,我从很想辩解到变得麻木,再到觉得无所谓,每一个人都有发表言论的权利,我问心无愧就好。但是,如果现在让我再走一遍当时的路,肯定会比那个时候做得更好。”
2020年2月,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裁决,孙杨未能遵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规定,破坏兴奋剂取样,被禁赛8年。后来,他的禁赛期被减为4年零3个月(从2020年2月28日开始到2024年5月底结束)。这也意味着他会错过东京奥运会和巴黎奥运会。
最终的仲裁结果下来的时候,孙杨正在北京备战东京奥运会。离开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训练馆前,他告诉父母和团队的工作人员:“你们一定要相信我,4年后我一定会回来,请你们一定要支持我。”
被禁赛并不等于要放弃游泳。回到杭州后,没有教练和工作团队的孙杨,成了一名“孤泳者”。
当时,浙江省游泳队基地的游泳馆正在装修,加上是疫情期间,许多游泳馆都不开放。他找到了一个半废弃的游泳馆,里面没有暖气,没有电,泳池水温不到20摄氏度。每天上午,他会在这里游1个小时。“馆里很空旷,还漏风,每次我一上岸,冬天的冷风把我吹得瑟瑟发抖。”孙杨笑着和记者讲起当时的情形。
痛苦、无助、孤独时常困扰着孙杨,他一度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我的身体状态在当时非常好,一身的本领却使不出来。”他就泡在泳池里不停地游,游到父母都怕了,怕他的精神状态出问题。
成长总是伴随着痛,没有一种苦难是白受的。孙杨告诉记者,回杭州一周后,他在水的世界里找回了自己。
孙杨说,他读了许多运动员自传,看他们的采访,给外籍教练丹尼斯打电话,获取正能量信息。“外籍教练告诉我,该训练的时候训练,该生活的时候生活,该远离泳池的时候就远离,你不能一直待在泳池里。”
教练的话给了孙杨很大启发。20多年的运动员生涯在他的身上留下了许多痕迹——两个膝盖软骨退化,肩关节软骨几乎被磨平,背部的大圆肌劳损严重,腰部也有一些劳损。“后来我想明白了,以前的我太忙碌,老天让我用这4年好好休息,调养身体,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人生的意义不是一辈子都在泳池里,任何一个运动员都会有离开运动项目转型的一天,而我的那一天比预期提前了一些。”
4年间,孙杨的生活就是训练馆和家,每天往返于两点一线。“每一天都告诉自己,我是一个职业运动员,每天要做该做的事情。”他给自己出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后的按摩。因为没有康复师,孙杨去找了一位相识多年的足浴店老师傅。
“那个师傅的技术非常好,以前还给我修过甲沟炎。”孙杨说。因为常年在泳池里泡着,他脚趾的甲沟炎很严重,甲床几乎被切掉了,两个大脚趾各缝了20针。
孙杨也学会放平心态,与自己和解。和解之后最大的变化是他不再拒绝看游泳比赛了。“因为不参加比赛了,再加上可能会想起那段经历,我一度不再关注游泳赛事。直到东京奥运会之后,我开始以一个体育爱好者的身份去看比赛,希望选手们取得理想的成绩。”
4年过去了,孙杨也挺过来了。
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规定,禁赛期结束前两个月,孙杨可以进行公开训练。从2024年3月28日开始,他恢复一天两练的节奏,为复出作准备。“一堂训练课大概游7000米到8000米,两堂训练课需要5个小时。训练结束后做理疗,回家已是晚上就九十点。”
复出至今,孙杨一直坚持进行体能训练。1月15日晚,孙杨工作室晒出他冬训的视频:“火力全开,强度拉满!”
孙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