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忙得很哦。”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郑宇一手接电话,一手操作电脑,忙得不可开交。作为一名老员工,他在岁末年初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同时,他还是成都高新南区多个企业的项目经理,专门为所联系的数字经济企业服务。
尤其是成都市实施“立园满园”行动后,成都高新南区立志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许多企业深受鼓舞,咨询新政的、了解专业化科技园入驻情况的、咨询产业基金投资的电话不时响起。虽然成都高新区开通了“高新通”网上申报渠道,但因申报企业数量庞大,不少企业仍然需要与政府工作人员直接沟通,所以许多同事也跟郑宇一样工作量饱满。
成都高新南区是四川省数字经济产业主承载地,也是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两个国家级试点的核心区,建成了天府软件园、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AI创新中心等产业载体,积累了雄厚的数字经济基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排头兵、第一梯队。
面对你追我赶的高质量发展态势,成都高新南区以舍我其谁的气概,先声夺人,攀高逐新。
特色变亮色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冷静分析产业发展形势,成都高新区充分认识到粗放式的产业布局已成过去,对产业要素进行聚集与整合,建设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园区势在必行。因此成都高新区坚持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四链深度融合、竞争能力突出、运行机制高效”的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加快构建国家高新区——产业片区——专业化科技园的“1+4+X”园区发展格局。
成都高新南区作为4大产业片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的过程中拥有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省、市对数字经济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全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涵盖了数字文创、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区内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引进的众多国内外优秀人才,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
数字经济局的王饮寒总结为通俗易懂的“四个好”,即好政策、好基础、好人才、好市场。这“四个好”也得到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夏的高度认同。
成都高新南区信心十足,跳起摸“高”,写好“新”文章。“高”是高水平。首先是数字经济的体量要进一步做大,其次是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冲刺,持续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质量。“新”是新技术。从始至终,成都高新南区对“新”的追求一刻也没有放弃过,具有天然的敢于尝“鲜”的基因。攀高逐新,成为成都高新南区迈向未来的新追求。
要把数字经济做出特色,就要在特色的基础上技高一筹,做出亮色。为此,成都高新南区锚定数字文创、人工智能、高端软件三大特色赛道,高标准、高质量构建开放协调的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打造特色“园中园”,加快建设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人工智能专业园区、四川省密码科创园等专业化科技园,以特色立园推动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升级、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攀高逐新,成为成都高新南区迈向未来的新行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成都高新南区吹响了新一轮冲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的号角。
大树变森林
打造“镇园之宝”是园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链主企业在产业链资源配置、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具备引领作用,是我们重要的“工作目标”。数字经济局工作人员王岩说。
成都高新南区在培育“镇园之宝”上下足了功夫。腾讯从2005年来到成都。良好的政策、资源、生态环境,让腾讯如沐春风。深度扎根成都19年,腾讯持续在蓉拓展业务,涵盖了应用软件研发、数字文创、游戏研发运营、智慧产业、人工智能等领域,牵引了光子(成都)创新研发基地、穿越火线电竞联盟、腾讯研究院西南基地等50多家生态业务主体和项目落地投资,为高新南区产业上下游生态落地,营造了良好的产业氛围。
除了大力招引外来企业,成都高新南区也尽心尽力培育本土企业。极米科技是2013年创办的本土企业,已从过去的一层楼,发展到今天的一栋楼,目前坐落在成都高新南区成都天府软件园内。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极米科技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丰富功能和优质体验的智能投影产品,大幅提升了投影产品的易用性和画质表现,成长为全球消费投影市场的龙头企业。2024年初以来,极米科技跨界入局千亿级的车载市场。
除腾讯、极米科技外,成都高新南区还有抖音、快手、鼎桥等“镇园之宝”。“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培育更多的‘镇园之宝’,将一棵棵‘大树’变成一片片‘森林’。”王岩说。
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一片片“森林”的核心。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企业鼓足了劲。
“腾讯充分发挥科技向善的力量,支持科技创新,对基础科研展开公益资助。”林夏说,2018年设立“科学探索奖”,2022年设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杰出科学家探索科学技术“无人区”。腾讯10年内出资100亿元,设立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公益性、独立运营这两个科研人才资助项目,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灵活性大、宽容度高的优势,探索社会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期待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科研的有益补充。这种“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企业出资、基金会运营”的创新模式,得到了科学界高度评价。截至2024年,腾讯通过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支持了超过360位科学家。
近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宣定档于2025年大年初一上映!“哪吒”IP作为“成都造”动画电影的代表,它的主创团队正是成都高新区企业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后称可可豆动画)。可可豆动画作为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镇园之宝”,其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上映,以超50亿的票房成绩,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而今随着可可豆动画新作定档,由“成都高新造”的数字文创产业奇迹还在蓬勃继续。
研发、测试、加工…具身科技实验室内,人形机器人——天行者正在紧密攻关。具身科技团队有近30人,平均年龄仅30多岁,约三分之二都是硕士、博士,干劲十足。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具有出色的步行步态和任务规划能力,技术一流。为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新的“镇园之宝”,具身科技积极与本地上下游企业合作,推进成都机器人产业站上千亿产业“风口”。
新老“镇园之宝”共同发展,就像一颗颗参天大树,不断茁壮生长,形成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活力变动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的源头活水从哪里来?成都高新南区用实际行动表明,来自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为此,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专门印发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主要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持车载智能系统产业发展、支持高端软件产业发展、支持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支持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加快构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在项目经理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行动。自9月以来,全局走访企业626家,其中重点规上企业581家全覆盖。通过线下走访,收集诉求274件,全部办结。针对每个专业化科技园,又实施了“六个一”行动,即一个主体、一个规划、一个专班、一只基金、一套政策、一个招商团队。
宜泊科技是一家致力于“AI+大数据”赋能智能停车的数字经济企业。该公司创始人清华大学毕业的陈诚在创业之初缺乏资金和场地,找到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一番洽谈和咨询,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非常支持新技术落地孵化,立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招商团队跟进服务,解决了AI应用场景等一系列难题。宜泊科技扎根成都高新南区,目前已成长为国内城市静态交通领域的领先企业,是“AI无人收费”智慧停车的领导者,已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刘婷婷是极米科技的项目经理,除了服务极米科技外,还服务了10多家企业。所服务的企业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她联系。一旦有啥问题,刘婷婷也会及时跟企业沟通解决。“就像保姆一样服务企业。”具身科技宣传部部长程卿苗说。具身科技在创办过程中,企业名称注册困难,项目经理了解情况后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林夏也深有感触:“很多时候,其实不止一个专班,而是针对一个主体,就有一个专班。”
“我们想要发扬四川文化!”“我们需要更多人才!”成都灵泽科技负责人提出的企业诉求得到了快速响应,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以面对面解决企业诉求,协调相关文旅、人才资源对接和支撑服务。成都灵泽科技致力于将科技人文进行有机结合,旗下已研发5年的高品质单机作品《明末:渊虚之羽》,是以蜀地神话、文化为参考背景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该作品继中国第一款3A大作《黑神话:悟空》爆火世界后,预计2025年全球上线让玩家再次体验中国游戏魅力。灵泽科技负责人表示:“通过成都高新区的走访,我们切实得到了各方帮助,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堵点’得到了有效解决。未来,我们会将更多的‘巴蜀文化’‘四川非遗’融入游戏制作中,为全球玩家带来更纯粹、深厚、独特的中国文化感官体验。”
政府尽心尽力地为企业服务,让企业一门心思搞发展,激发了强大的活力。因此,不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规模、质量,都在向高向新快速增长。
成都高新南区还利用“镇园之宝”的龙头和链主牵引作用,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跨区域联动实现强链延链补链。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策源优势,构建形成“战略平台——转化平台——专业化科技园——创新生态”四级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支持。
园区与企业双向发力,催生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
成都高新南区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