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国内
“90后”美术馆创始人,走进网飞剧
2024年12月12日09:33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冯璐 张琳佳
小号 中号 大号

2024年11月,黄勖夫在X美术馆接受采访。(环球人物记者 侯欣颖/摄)

黄勖夫,199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品收藏家、策展人和艺术赞助人,2017年起任纽约新美术馆董事,2020年在北京创办X美术馆。

X美术馆外景。(环球人物记者 冯璐/摄)

两年前,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网飞热门剧集《虚构安娜》,让全球观众认识了来自中国的“90后”美术馆创始人黄勖(音同旭)夫。在剧中,他的身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廊经理人”,偶然结识了神秘交际花安娜。安娜自称收藏家,有相关活动时会邀请黄勖夫前往。有一次安娜得知黄勖夫要前往威尼斯参加双年展,询问他是否能帮订房,理由是当地酒店一房难求。黄勖夫感觉有点奇怪,但还是帮她预订并垫付房费。后来他才发现,自称贵族千金的安娜,其实是个到处吃“霸王餐”的假名媛,骗遍半个纽约名流圈。

和剧中一样,黄勖夫的确是名流社交圈的常客。X美术馆创始人、艺术投资人,纽约新美术馆董事,国际版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杰出青年”,2024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华人精英TOP100……黄勖夫的身上有很多标签。他衣着时尚,发型一丝不苟,常参加名牌秀场或晚宴。圈中好友也都是各界精英。

采访前,记者原本以为会遇见一位自信耀眼、高谈阔论的富二代公子哥。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黄勖夫,神情有几分腼腆,更像是一名敏感、细腻的艺术青年。前卫与慎微的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这名见惯繁华的年轻人,语调和缓低沉,答问时字斟句酌,仿佛生怕表达得不够精准和充分,有一种小心翼翼的质朴。黄勖夫坦言,社交是为了工作和拓展眼界,其实更珍惜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脸上不用有任何表情”。谈及安娜,他笑言,“只是帮付了房钱,反正也要回来了”。后来,黄勖夫购入艺术家龚剑以安娜为原型的画作,还调侃说,“剧中唯一代表艺术圈的人物来自中国,也是个很长脸的事情啊!”

用零花钱买一幅版画

“出国留学前,我接触的美术教育并不多,也没关注过这个领域。”黄勖夫坦言。从北师大附中毕业后,他去英国达利奇学校读高中,其间选修了一些和艺术鉴赏相关的课程,逐渐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泡在各地美术馆里看展。

黄勖夫谈到自己被艺术的力量感动的时刻:他前往英国泰特美术馆圣艾夫斯分馆参观,馆内是美国著名艺术家亚历克斯·卡茨的海景系列作品,馆外是佩斯莫海滩的澄澈海景,他站在艺术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只觉得生动至极,迷人至极。

有一次,老师在课上介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女画家海伦·佛兰肯瑟勒。凭借敏锐的艺术直觉,黄勖夫认定这位画家有独特之处。经过一番研究,他用零花钱买下一幅版画作品。这是他的第一件藏品。

当时他年仅16岁,还没有将收藏当做职业,但已具备识别有潜在艺术和商业价值的艺术家的能力。后来读大学时,黄勖夫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艺术史,同时在沃顿商学院学市场管理。艺术与商业的双重修习,慢慢培育出他独特的眼光。

对黄勖夫而言,收藏需要通过美术馆呈现给更多的观众。它不仅是个人兴趣,更是对艺术的探索与推动。“所谓收藏家,其实就是艺术投资人。”推广艺术家,帮他们实现价值,逐渐成了黄勖夫的人生使命。

读大二时,黄勖夫成了国内一家知名美术馆的联合创始人,开启系统化收藏之路。其间,他与美国安迪·沃霍尔美术馆合作,将这位波普艺术大师的作品带来中国。2019年7月,他萌发自己办馆的想法,并用不到一年时间实现这个计划:8月确认选址,9月设计,11月施工。谈到X美术馆的创立,黄勖夫用“一气呵成”概括。2020年5月,他和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谢其润共同创立的X美术馆正式亮相。在这里,黄勖夫先收藏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在综合考量辨识度、美感及潜力后,再为艺术家办个展。

在黄勖夫看来,不是所有美术馆都要做大艺术家,需要有一些美术馆去推新人。他希望X美术馆成为一个能为年轻人发声的地方。“我想和同时代艺术家一起成长。”

艺术家不一定非得留学

开馆4年来,黄勖夫致力于扶持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将其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成为福布斯美国和亚洲榜单中的艺术界评委,是他备感骄傲的事。借助这一身份,黄勖夫将张子飘、孙一钿等中国年轻艺术家推上了国际舞台。

“艺术家不一定非得留学,本土教育体系同样可培养出有世界竞争力的艺术家。”黄勖夫说。中国本土艺术家邢万里是X美术馆举办第一个中国艺术家个展的主角。中国艺术家李黑地在X美术馆亮相后,签约世界三大画廊之一的美国佩斯画廊。黄勖夫还曾为该画廊策划以“金、木、水、火、土”为主题的展览,收录来自中国的5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此外,墨西哥的X美术馆卫星空间Lulu by X Museum每年都办征集活动,将中国艺术家送到海外参展。如2022年,中国“95后”艺术家赵之亮和张文怡先后在此开个展,得到许多国际观众的喜爱。

“十几年前出现过‘中国藏品热’,但外国收藏家抱着投资心态,并不能与画作反映的社会面貌与时代精神产生共鸣。”黄勖夫认为,如今千禧一代的中国艺术家更有国际视野,更能引起外国收藏家的共情。

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海外经历丰富的黄勖夫也有独特见解。他曾开创中国首个美术馆与MV合作的特展,协助拍摄中国风专辑《莲》,里面有项羽的故事和戏袍头饰等。这场快闪式展览限时3天,将艺术、音乐及偶像文化联系起来。他还与网球运动员吴易昺合作,在其球衣袖章上呈现工笔画大师徐累的作品。“运动员球衣上一般会贴很多商业品牌Logo,为什么不能贴些中国艺术作品,让世界看到呢?”黄勖夫说。X美术馆的设计,本身也应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理念,在未来感中加入中国传统元素,行走于馆中,仿佛在水墨画的山水间穿梭。X美术馆上海分馆正展出的《芝兰——都市园林一隅》秉持类似理念:以当代艺术阐释中式美,将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与国际潮流相融合。据悉,X美术馆即将在广州开新馆,展览内容上计划加大中国艺术家比例,让观众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魅力。

黄勖夫认为,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需要用当代语言阐释与翻译,随后通过艺术互动,促进文化之间的深层次交流。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黄勖夫的目标不仅是提高艺术家的影响力,更是提高中国美术馆的影响力。“美术馆在文化版图中占据独特地位,世界级美术馆是展现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载体。”他想将X美术馆建成展现中国文化创新活力的新地标。“中国已有像故宫这样的博物馆,展现中国的古韵文化。现在中国需要一座当代美术馆,在当代艺术领域发挥影响力。”

如今,X美术馆已举办30多场展览,作品来自30多个国家。X美术馆逐渐成为国际艺术交流平台,曾获评亚太地区新文化地标奖。美国、英国、波兰、泰国等多国大使出席过各自国家艺术家在X美术馆的展览。近日正在举行泰国艺术展“心之全蚀”,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表示,为泰国年轻艺术家能在北京这个艺术和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举办个展感到荣幸,相信展览将会深深触动中国观众的心灵。

X美术馆近日展出泰国艺术家的作品。(环球人物记者 侯欣颖/摄)

X美术馆近日展出波兰艺术家的作品。(环球人物记者 侯欣颖/摄)

吸引国际流量的同时,黄勖夫还特别注重馆藏积累,X美术馆目前已拥有2000件以上馆藏。他希望将时代的好作品留在中国,减少向国外买IP的展览;通过厚重的积淀,以及更多的独创性,提高X美术馆在世界艺术市场的话语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输出。“这样几十年后,就是外国美术馆找我们借作品了。”值得一提的是,X美术馆的门票价格也是“X元”,观众可支付10元起的任意金额。这样的策略降低了看展门槛,吸引了更多孩子、学生、老人来看展。这也是黄勖夫的目标:通过艺术的力量打破界限,提高大众审美,“艺术为每个人服务,每个人都能参与艺术创作和欣赏”。

“我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黄勖夫说,希望未来能聚集社会名流、企业等力量支持中国美术馆行业的发展。“通过积累影响力,吸引更多捐赠者关注和参与艺术事业。”

“艺术作为国际语言,能跨越地域、年龄、性别、种族和现实的鸿沟。”黄勖夫说,“中国艺术家愈发与国际接轨,中国美术馆的体系也日趋国际化,整个行业都在成长。”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黄勖,美术馆,中国,艺术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