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四力’吗”?社科大新闻传播学院的课堂里,同学们正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是《环球人物》杂志全媒体中心主任许陈静再次莅临《新闻编辑》课堂,与同学们分享作为新闻工作者对“四力”的践行和理解。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作为人民日报主管主办的主流刊物,作为全国唯一的央媒人物类全媒体报道平台,《环球人物》的记者们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不断锤炼“四力”、躬身创作。
从同学们熟知的“特种兵”出发,许陈静展示了一张《环球人物》记者的年度出差地图。记者们每到达一处采访地,她就把相应的省级行政区标红,而这张地图上,红色覆盖了全国省级行政区(含港澳台)。这张出差地图说明,“真正的选题在你脚下”。许陈静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位位年轻记者是如何从初出校门时“特种兵旅游”的毕业生转变为胜任“特种兵采访”的优秀记者的。
“新闻故事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许陈静强调敏锐的“眼力”之于采访的重要性。从记住“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脸,到思索“北斗之父”孙家栋的手,观察采访对象的周遭环境、细微动作,有可能成为挖掘到独家故事的关键一步。
从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中华报》提写的“多想”二字出发,许陈静和同学们重点讨论“脑力”的重要性,以及从“眼力”到“脑力”、从“看到”到“想到”的路径是什么。
同时,“脑力”也是“笔力”的加成。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更要具备在纷繁复杂的碎片化信息中寻找真相、切中要害的能力,并最终用各个平台上的“笔力”制作出力量、有分量的新闻产品。
在讨论阶段,刘欣雨、宋子阳等同学围绕自己对“四力”的理解,与许陈静进行了交流讨论。
从全媒体时代的“策采编发评”到全媒体时代的“四力”,许陈静的两次交流给同学们带来不同维度的收获。同学们更加明确了新闻工作中“四力”的重要性,力争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践行“四力”、夯实“四力”,做动身出发、慧眼观察、认真思考、落“笔”生花的全媒体人,做出全媒体时代的优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