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牵住“牛鼻子”。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列入指导思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七个聚焦”之一,制定了“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表。系列部署强调,着力实施关键性改革举措,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通过改革,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解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老难题新课题?2024年8月9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部副主任曹立莅临“人民学习”演播室,为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带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攻坚克难》精彩课程。
基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题,曹立围绕其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及重大举措三个方面,为参与学习的广大学员带来了系统的解读与思考。
一、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曹立认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谋划中,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点,要发挥牵引作用,这体现着它的重要性;在促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的是促进作用,这体现着它的必要性。理解重要性,要从改革历程看改革、从发展成就看改革、把握历史主动看改革;认识必要性,要立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这个关键定位,结合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判断,站在新阶段、新征程、新起点的时代逻辑里,充分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二、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
曹立表示,到2029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要完成改革任务,这就给出了改革的时间要求,给出了时间表、路线图,体现出改革的紧迫性和时代感。这个时间要求,其实也是一种军令状,意味着会有标准的考核和评判,体现出改革的决心意志。
三、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在内容摆布上按照“五个注重”布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曹立认为,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决定》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作出部署……这些举措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的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之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