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艘在上海首航的五星豪华游轮,在社交媒体掀起讨论。
据乘坐过该游轮的游客爆料:大家在港口等待登船时,大爷大妈们不顾前方站的是大人还是小孩,一直向前拥挤,人贴人的模式堪比春运;到了用餐时间,大爷大妈们不仅在排队时频繁插队,还哄抢自助餐食物;而在大厅、旋转楼梯、咖啡厅等公共空间,酒足饭饱的大爷大妈们开启了“拉歌”和广场舞模式,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和歌声让其他游客躲在房间里不敢出门。
也有游客发出了另一方声音:游轮上的种种遭遇,根源还是游轮公司的接待工作有问题,比如工作人员明显不足,大家有疑问和困难找不到人来解决;服务明显不到位,刚端上来的食物就是凉的,大家难免有了“食物焦虑”;还有的游客花高价买了超级贵宾(VVIP)票,却一样陷入缺少服务的混乱中。
综合两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一场期待已久的游轮梦幻之旅确实成了“混乱”“糟心”之旅。由此,吐槽大爷大妈“征服”游轮,呼吁大爷大妈提高文明素质,当然有其合理性,也得到了网友的共情。
吐槽之后,不妨进一步深思:面对越来越多出门看世界的银发族,该如何打造“适老化”的旅游呢?显然,这艘游轮没有解答好这个问题。
我国老龄化已经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正因此,设置“适老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提升老年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这和打造“适老化”的家庭装修、提供“适老化”的社区照护、建设“适老化”的医养服务一样重要。比如说,在这艘游轮上,饮食和住宿,有没有适合老年人需求的精细化清单和质量标准?娱乐和休闲,有没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特色化、辅助性场所?未来,有没有面向老年人的专属游轮之旅?
仗义姐观察到,本次事件的游轮公司也在推出改进方案。比如,在公共空间做一米线隔离、安排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引导、增加很多中文标示等等。可见,有风波、有吐槽都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寻求改变、探索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