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再见,鸟山明,再也集不齐的七龙珠
2024年03月26日16:25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余驰疆
小号 中号 大号
再见,鸟山明,再也集不齐的七龙珠
  鸟山明(1955年4月5日—2024年3月1日):日本漫画家,出生于日本爱知县。1978年以漫画作品《奇异岛》出道,1980年推出成名作《阿拉蕾》,1984年推出代表作《龙珠》,该作品累计发行量超过2.6亿册,是全球最畅销的动漫之一。2024年3月1日,因病去世,享年68岁。
  一位漫画家的离去,让全世界如此伤感……2024年3月8日,鸟山明去世的消息传出,全球粉丝、各国政府都深切缅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深切哀悼;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平台上用日法双语表达追思;泰国、秘鲁等国的驻日大使馆也相继发文……《龙珠》里,悟空说了无数次再见,可这一次,是真的再见了。
  并不是人人都知道“鸟山明”三个字,但他留下的文化符号深入人心:对“80后”“90后”而言,他是下课回家不能错过的动画片,是儿时玩闹时喊出的一句“龟派气功”,是手拿7颗弹珠就觉得能召唤神龙的念头。哪怕二三十年过去,阿拉蕾的翅膀帽子和黑框眼镜,悟空的爆炸头和练功服,依然在短视频世界里收获点赞无数。
  人们怀念鸟山明,既是在怀念一位勤奋、可爱的漫画天才,也是在怀念那段有他同行的烂漫青春。
  “鸟鸟相惜”,成就《阿拉蕾》
  要形容鸟山明的成功,或许以下两个维度最为合适:数据和影响力。首先,他所创下的纪录在业界一骑绝尘。成名作《阿拉蕾》销量达到3000万本,《龙珠》的发行量更是超过2.6亿本——在日本,单部作品能破2亿的漫画家不超过5人。更别提由这两个超级IP衍生出的动画、游戏和周边了。在他创作最为鼎盛的时期,因家里到机场的路不好走,鸟山明打算搬家,日本名古屋政府为保证其顺利前往东京交稿,市长亲自拍板:“修一条从鸟山明家到机场的高速公路。”
再见,鸟山明,再也集不齐的七龙珠
《阿拉蕾》的人物形象。
  其次,通过《龙珠》,鸟山明打造了一个不同于《西游记》的“悟空宇宙”,将中国传统文化、日本动漫产业以及现代科技视角巧妙结合,实现了跨文化融合的全球推广。同时,他的作品也影响了许多后辈,另一部现象级漫画《海贼王》的作者尾田荣一郎曾说:“鸟山老师就是神。”
  1955年,鸟山明出生于日本爱知县西春日井镇的一户农民家庭,他家的后院就是一片耕地——在他日后的创作里,这种亲近自然的画面随处可见。他很小就表现出绘画天赋,热衷临摹手冢治虫(漫画《铁臂阿童木》作者)和迪士尼的作品,进入高中后成为“漫画研究同好会”的会长。
  高中毕业,鸟山明在老家的广告公司担任绘画设计师,主要工作是为百货公司设计传单。他讨厌早起,每个月有一半天数都迟到;他讨厌千篇一律的工作,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调节字体大小;他更讨厌生活拮据,零零总总薪水加起来还没有打杂的实习生多。干了3年,鸟山明辞职了。
  辞职做什么?一次,鸟山明在电车上捡到一位漫画家遗失的手稿,心想这还不如自己画的,“我也能当漫画家”。于是,鸟山明从插画零工干起,一面靠小活维持生计,一面创作寻求投稿机会。一开始,他决定投稿给有50万日元“新人奖”奖金的《周刊少年Magazine》,结果发现截稿时间已过,只能转而投给另一家漫画大社、奖金只有10万日元的《周刊少年JUMP》。
  鸟山明最终也没能拿到新人奖,继续回到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转机来自《周刊少年JUMP》一位刚刚入职的编辑——鸟岛和彦。他是整个杂志社的捡漏王,身为新人只能从各个落选者里找搭档了。在数百份作品里,鸟岛和彦一眼相中了鸟山明的能力,决定在他身上赌一把。
  这一次,鸟山明也将鸟岛和彦视为救命稻草,一改过去的散漫慵懒,开始没日没夜地画。鸟岛和彦虽然初出茅庐,但也足够负责、严格。一年之内,鸟山明就被退稿、重画500多次。
再见,鸟山明,再也集不齐的七龙珠
创作中的鸟山明。
  菜鸟画家遇上菜鸟编辑,“鸟鸟相惜”反而迸发了无限动力。最终,两人打磨出一部彼此都满意的短篇。那是一部关于天才博士和企鹅村村民一起生活的趣味漫画,鸟岛和彦给出的建议就是将博士身边的机器女娃娃改为主角——当时,少女漫画逐渐流行,他认为可爱的娃娃更有市场。
  1980年1月,《周刊少年JUMP》上终于出现了鸟山明的连载作品《阿拉蕾》。这部画面轻松可爱,内容幽默风趣的漫画很快引起关注,并为杂志收获了大量女性粉丝。一年后,漫画被改编为动画片,收视率达到惊人的36.9%,鸟山明的年收入也达到10亿日元,成为当时日本最赚钱的漫画家。
  超越国界的“龙珠精神”
  《阿拉蕾》的成功让鸟山明名利双收,但也把他拖进了另一个死胡同:原本只是连载几周的短篇,意外成为杂志社顶梁柱,只能不断画下去。4年后,鸟山明实在忍无可忍,提出完结《阿拉蕾》,杂志社回复:完结可以,但必须在3个月内拿出一部新作。谁都没想到,这部新作竟会成为日本漫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龙珠》。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副教授暴凤明仍记得读书时看《龙珠》的场景:“上世纪90年代初,一本漫画不到2块钱,一卷5本,不到10块钱,同学们分别买不同册换着看。后来又有根据漫画开发的任天堂红白机游戏,时隔多年也经常会在电脑模拟器上重玩。”
  “《龙珠》是一部集合探险、奇幻,以及大量中国元素的漫画作品。”暴凤明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它有少年热血系作品的特征,其中关于友情、正义、拼搏、自我成长、人与自然等话题的立意也十分鲜明。主角悟空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为了维护善良与正义,为了保卫地球,不断追求超越,不断自我挑战,每经历一次九死一生的大战后都会成长为更强大的勇士。这一设定也给过像我这样的很多读者面对困难的勇气。”
  《龙珠》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日本漫画之一,重要原因便是其中大量的中国元素:人物设定脱胎于《西游记》,场景、动作大量参考中国传统建筑和武术,还有重复出现的各类中国美食……鸟山明在创作《龙珠》时,不仅详细研究《西游记》,也借鉴了当时风靡日本的成龙电影。
  为了寻找灵感,1984年5月,鸟山明带着妻子来到中国。短短十几天,他们先后游历北京、上海、云南、广西,还特地制作了漫画版的游记。3个月后,《龙珠》草稿完成,第一页场景参考的便是桂林山水。
再见,鸟山明,再也集不齐的七龙珠
《龙珠》“寻找龙珠篇”的结尾,是悟空参加“天下一武道会”的故事。
  起初,鸟山明对故事的设定很简单,就是让小悟空和伙伴们一起收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龙珠召唤神龙,叙事风格也延续了《阿拉蕾》的风趣。然而,这样既不能吸引男性读者,也无法满足女性读者,最终导致漫画满意度排名跌出前十,面临腰斩。此时,鸟岛和彦再次点醒梦中人:“你必须加入力量感。”于是,鸟山明将悟空的使命从集齐龙珠变为参加“天下一武道会”,成为天下第一强者,加强中国武术和格斗场景,终于力挽狂澜。
  两年后,《龙珠》已经成为日本乃至全球最畅销的漫画,即便是同期的《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都无法与之抗衡。1986年,《龙珠》动画上映并迅速出海,在欧洲一些国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70%。动画又再次带动漫画的销量,在人口只有550万的丹麦,《龙珠》就卖出了150万本。
  “对中国观众而言,《龙珠》里的中国元素是中日两国人民民间友好,共同文化底蕴的折射。与此同时,《龙珠》里独特的世界观,关于友谊、正义、努力和坚持的主题,都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界限,赢得全球广泛的共鸣——这些精神,是超越民族和国界的。”暴凤明说。
  一个时代的结束
  整整10年,《龙珠》在全球漫画界独占鳌头,而爆红的代价,便是鸟山明无法停下的脚步。长时间的熬夜、赶稿,几乎透支他所有精力,就连粉丝都看不下去,自发组织“鸟山明保护会”,想尽办法让他睡觉。
  许多漫画家连载作品经常会陷入设定枯竭的困境,但鸟山明似乎从来没有。按照原本计划,《龙珠》画到悟空在“天下一武道会”上战胜比克大魔王后就该终结,无奈作品太火、呼声太高,鸟山明又继续画;新的世界观出现了,悟空的哥哥、赛亚人拉蒂兹造访地球,《龙珠》的战场从地球扩大到了整个宇宙;等到悟空成长为超级赛亚人,鸟山明又搬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悟空的儿子孙悟饭登上舞台;最后,鸟山明把悟空都画“死”了,出版社和粉丝也不肯告别,硬生生让悟空顶着天使光环再度归来……
  1995年,鸟山明宣布完结《龙珠》。那一年,《周刊少年JUMP》卖出惊人的653万册。此后20年,鸟山明都未再开启新的长篇作品,只画过一些短篇和游戏人物设计,如著名的《勇者斗恶龙》。
再见,鸟山明,再也集不齐的七龙珠
游戏《勇者斗恶龙》海报,鸟山明参与其中的大量设计。
  鸟山明去世后,许多媒体写下类似的标题:他的离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日本动漫一直以来都有个特点,就是并非以儿童为主要对象,很多故事设定和思考是面向成年人的。但鸟山明恰恰在很大程度上是立足于儿童的,以适合儿童心智特点的方式,引导儿童不断成长。他的故事设定,对儿童而言,不失宏大,对成人而言,不失童趣。”暴凤明说,“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动画制作技术日新月异,动漫创造的视觉效果更加细腻,创作过程更加高效,很多过于抽象的、虚无的动漫作品成为主流,但这恰恰是我们怀念鸟山明作品的原因——那种轻松、简单、愉悦又积极的感受,是不可替代的经典。”
  2019年《周刊少年JUMP》庆祝创刊50周年时,鸟山明与另一位漫画大师井上雄彦(《灌篮高手》作者)有过一场对话。当被问及对当代漫画家的期待时,鸟山明说:“现在的漫画家画得都太好了,我更想看到那种能让人一边大笑,一边觉得‘这个人是傻瓜吧’的作品。”
  这种傻瓜气正是鸟山明的可爱之处:执着于喜爱的事业和创作初心,永远保持想象力和童心,画笔就是他的筋斗云,飞过了一代人的青春。

责任编辑:王嘉琪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