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粉丝和流量当作给私欲牟利的工具,必然被反噬。
“你就告诉他,我跟垫底辣孩一个公司,那是我的师弟。垫底辣孩,(有)1000多万的粉丝,我(有)280万粉丝。如果是因为他个人情况,有飞机起飞,我们不能起飞,我需要知道他的名字。 ”
面对延误航班,一名男子亮明“网红”身份与工作人员交涉,上述发言引发网络热议。 而垫底辣孩火速回应 : “真不认识,请理性冲浪! ”
目前尚不清楚这段视频是不是摆拍。毕竟,在“黑红也是红”的错误思路下,常有自媒体“自导自演”,制造负面事件吸引流量,甚至发展出了“悲惨遭遇系”“陌生人系”“制造矛盾系”等不同“派系”。如果以摆拍挑起社会矛盾,平台和相关部门应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如果不是摆拍,该男子的发言暴露了畸形心态和特权思维。作为乘客,当然有权了解航班延误的原因,但搬出千万粉丝的“师弟”、自曝百万粉丝的“身家”,显然暗含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和威慑意味。
仗义姐不禁要问:网红都变成特权的代名词了吗?
在网络上,粉丝数固然意味着影响力,但拥有大量粉丝,绝不意味着拥有特权。该男子的“迷惑发言”说明——此前,他大概在其他场景有过此类操作,并且很可能尝到过甜头。在个别与网红产业有密切关联的场合,对网红“忍气吞声”可能存在。但妄想把力量延伸到严肃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恃红而骄”的特权,是可笑、可耻、可恶的。
就以飞机延误为例,同样是飞往某地的航班,有些能走,有些却被告知因天气原因走不了的情况很常见,这与不同的机型和航空公司的具体标准有关。民航法规定:“机长发现民用航空器、机场、气象条件等不符合规定,不能保证飞行安全的,有权拒绝飞行。”凭借自己是网红,就想“绑架”飞行秩序,纯粹是拿自己和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能成就你更能吞噬你。把粉丝和流量当作给私欲牟利的工具,必然被反噬。网红该做的,是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用手中的流量创造正向的社会价值。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许陈静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网红,航班延误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30304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56由《环球人物》杂志社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Copyright © 2015-2024 global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