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环球人物》记者和杨利伟面对面坐在一起,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双眼。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第一双从宇宙归来的眼睛,瞳孔中,仿佛仍然映射出星光点点。
从2003年的神舟五号到2021年的神舟十二号,已经过去了整整18个年头,无论从感官还是技术上,中国航天员的工作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神舟五号,杨利伟只能在神舟五号的6立方米返回舱中待上一天,但神舟十二号的“出差三人组”已经能在50立方米的天和核心舱驻扎3个月了。
从太空归来后,杨利伟始终忘不了在神舟五号上看到的那些景色。没了大气层的折射,宇宙繁星就这样一直亮着,每一颗星星都像黑色绒布上的宝石,再看地球,万家灯火下是人类灿烂的文明。与宇宙相比,人类显得很渺小,但文明为何能生生不息?18年来,杨利伟一直在寻找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些年,他终于明白,是这颗星球上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平凡生命,在创造和延续着人类文明,并创造了像载人飞船这样的无数伟大奇迹。
18年来,中国航天员大队已经有了三批航天员,杨利伟从第一批的被选拔者,变成第二批的选拔者,现在是第三批的领导管理者。这是一个从学生到老师,再到校长的过程。通过讲述亲历的一幕幕往事,杨利伟看到了一批批中国航天员的发展与内心的坚守,虽然已经到了奔六的年纪,但他仍在坚持训练,坚守着内心的梦想:“不到停航的那一天,我就不会停止训练的脚步!”
他依然记得当年从神舟五号落地出舱后,见到的那一幕。黑压压的人群忘情呐喊,让他下意识地说出一句话:“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而9月中旬,杨利伟就将迎接“出差”三个月的3名战友回家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哇!这外边太漂亮了,老亮了!”7月4日第一次出舱,刘伯明这句自带幽默感的东北话,让观看直播的人们同时发出了笑声和掌声。但是,看似轻松的出舱活动,却让地面指挥人员的心一直悬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透露,尽管有200多个预案,航天员在出舱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超出预期的困难。
从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升空,再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实现航天员中期驻留……每一项载人航天任务的有序开展,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与汗水。在一次次的积淀中,神舟十二号采集齐了全任务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
今后几年,中国载人航天即将进入爆发期、收获期,多任务交叉并行将成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常态。神舟十三号将于今年10月发射升空,又一组航天员将在轨驻留6个月。明年,中国还将发射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继续为空间站送去乘组和物资,最终实现天宫空间站的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
中国载人航天今天的辉煌,是老一辈航天人的奉献和积累换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航天精神总会一次次回荡在我们耳边。在这句朴实的话背后,是无数有血有肉的人和无数荡气回肠的故事。
1966年,在钱学森秘密主持召开的宇宙飞船规划会议上,出台了中国载人航天以及研制宇宙飞船的发展规划草案,该草案送达至总理案头后,周恩来立即作出批示,在研制卫星的同时,同步开展宇宙飞船的研制工作。最初的航天员选拔在上世纪60年代展开,与此同时还有许多航天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他们多以代号相称,默默燃烧着青春。
这个金秋九月,当神舟十二号的“太空三人组”返回地面时,迎接他们的将是全民欢呼、万众激动。为什么载人航天事业如此迷人?因为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就在那里。为什么载人航天精神如此激荡人心?
因为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而在新的征程上,载人航天精神定将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