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酵了几天的北海“4个菜1500元”事件有了结果。日前,北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调查结果,认定店家“基本符合春节期间海鲜餐饮消费价格”,但存在支付出租车司机回扣招揽客人、未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即匆忙配菜下单等问题,并对其作出停业整顿、限期整改等处理。
不过,这份不可谓不及时的官方回应却并未能完全平息网友争论。有不少网友就认为,即便考虑到假期供需等因素,“4个菜1500元”对应的菜品价格仍难言合理,虽然明码标价但仍属欺客。
明码标价算欺客吗?按理来说,如何定价是店家的合法权利和自由,明码标价下消费者仍愿意消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现实是,在旅游景点尤其是热门景区,不少店家的标价不仅与商品的性价比不相称,更以明码标价为幌子,让消费者有苦说不出。
不少网友就爆料,一些店家会通过蛮横手段让消费行为先“生米做成熟饭”。还有的是,一连几家餐饮店在定价上“共进退”,消费者除了拂袖而去,其实根本没得选择。
对于这种明码标价式的欺客,就具体价格进行指导极易松紧失度,针对个案的“以儆效尤”,其震慑力也总有波及不到之处。好在,随着“平台化”成为更多店家的生存方式之一,大众点评的权力也更加凸显。至于监管,不妨就多顺着群众“雪亮的眼睛”看过去。(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