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消化二病区主任陈小兵教授回老家洛阳伊川县过年,每天在村里为慕名而来的乡亲们诊断病情。大年初二那天,天气异常寒冷,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里,他围着一个取暖的火堆,不厌其烦地为患病的老少爷们把脉问诊。回家4天时间,他给附近近50名村民免费义诊。据家人介绍,陈小兵回乡过年给村民们义诊已经坚持七八年了。(1月28日大河网)
新春佳节,正是许多人脱离工作的忙与累,尽情与家人欢聚一堂共叙天伦的欢乐时刻。然而,暂时离开了医院的陈小兵却将“诊室”摆在了农家小院里,认真帮乡亲看片子、提供病情分析。院门口、客厅里、火堆旁……到处都是他的诊疗室。正是这样的非正式看诊,让人们看到了陈小兵的医者仁心,也看到了他对家乡父老的浓情厚意。
让人欣慰的是,像陈小兵这样返乡后仍然在发挥着光和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馈乡亲的医务工作者并不是个例。此前曾因“回家过节帮乡亲看病”登上热搜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廖正银再次在四川老家“反哺”乡亲,为近百位患者看CT影像报告,提供医学建议;返乡过年的江苏省邳州市刘医生也在老家忙着给邻里乡亲提供治疗建议和养生知识。
“这才应该是偶像,是中国人的脊梁。”“这才是读书的意义。”“这才是百姓的好医生,有医德。”对于陈小兵等人的善行义举,网友们毫不吝啬夸赞之词。牺牲休息时间,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让乡亲受益,他们也的确当得上这样的称赞。
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陈小兵等人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更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对于乡亲父老的亲和与耐心以及长期将一件好事做到底的恒心。如果说他们一时的善意帮助让人感动,那长年坚持为乡亲义诊,则更显其伟大。
廖正银表示,作为医生,让患者受益,是医生的初心。刘医生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在“加班”,他说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帮助村里人也是理所应当的。对于他们而言,用自己所学为乡亲义诊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向来缺少优质医疗资源的农村人来说,这样的举手之劳恰如雪中送炭,难能可贵。帮乡亲分析一下病因病机,提供一些治疗建议,不仅能让患者宽心,也可能让他们在求医问药时少走很多弯路。这样的善行义举多多益善!
当然,在称赞陈小兵等人“反哺”家乡的大爱之举时,我们也期待能够有更多的优质医学专家可以通过下基层、下乡义诊和远程会诊等多种方式惠及乡村,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难题,让农村居民也能尽享医学进步的成果。(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