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峰,祖籍湖北,1963年生于新疆,新疆野马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全国优秀企业家。2011年,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授予“国家文化特殊贡献”荣誉证书;2021年,获“上海合作组织20周年”奖章。
草原上,少年纵马扬鞭;夜幕下,牧民在篝火旁翩翩起舞。今夏,不少憧憬着《我的阿勒泰》同款治愈生活的网友打卡新疆,流连忘返。
7月,一组“当汗血宝马遇上赛里木湖”的系列短视频引爆社交媒体,视频中的汗血宝马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它们从何而来?
很快,有人给出了答案:这些马,来自新疆古生态园汗血马基地。园子的“主人”是新疆野马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峰。
“我们现在分布在国内外的汗血宝马有900多匹。”陈志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马是新疆旅游的名片,是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我相信,一匹马,能够连接并融合民族间的感情。”
2024年7月,陈志峰的汗血宝马亮相赛里木湖畔,引发网友围观。
引“神驹”回归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汗血宝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是其国家象征。今天,它已成为土库曼斯坦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使者”。
2001年,陈志峰在费尔干纳盆地首次见到一金一黑两匹汗血宝马,顿时为其神态着迷。此后数年,他多次前往中亚国家,希望能将汗血宝马引进中国。直到2010年,他的愿望终于成真。陈志峰仍记得把汗血宝马引进中国时的情形:落日余晖斜洒在马背上,其毛色如金丝绒般闪亮,一些吃完胡萝卜的汗血宝马,兴奋地打着响鼻。
从那以后,陈志峰开始将汗血宝马大批量地引入中国,并进行人工繁育。就这样,一匹匹“神驹”再度回归大众视线:2014年的世界汗血宝马大会上,野马集团的汗血宝马首次在北京亮相;2016年,陈志峰携11匹汗血宝马,在中国速度赛马大赛中一展风采。同年,他成为全球知名汗血宝马马主。“汗血宝马天性猛烈,却有着高贵的气质,以及独属于自己的优美步伐,这些都是在其他马匹身上看不到的。”陈志峰感慨道,“我想让更多人见识到它的野性和生命力。”
今年4月,陈志峰与乌鲁木齐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共同策划,以汗血宝马“炫”街的形式,引爆短视频平台。当地人打趣地说:“解释了几十年的新疆人上班不骑马,这下全白费了!”“这次被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不仅骑马,还骑骆驼上班呢。”
这些年,陈志峰在新疆建古生态园、中国汗血马基地、马文化博物馆、丝绸之路驿站沙龙等平台,每年到这里观马、骑马的游客多达近百万名。
陈志峰常自诩“马夫”。每天一大早,他穿着背心、踩着拖鞋,直奔马场而去,一待就是一整天。朋友称他是“野马狂人”。曾经,为了拍出群马出闸的气势,他拿着相机站在跑道中央,直面拍摄冲过来的马儿们。旁人无不惊悸,陈志峰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不过是西部人的野性。”
陈志峰早年间骑马照。
马背上的“疆二代”
陈志峰对马的执着,源于他对家乡的热爱。
他的祖籍在湖北,祖父早年参加革命,在武汉牺牲。1950年,陈志峰的父亲随部队进入新疆,后被分配至新疆地质矿产局701大队、706大队,其间曾在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从事地矿勘探工作。陈志峰的外公外婆原是东北抗联老战士,日军侵占东三省后,两人穿越西伯利亚来到新疆阿勒泰。“就这样,父母在阿勒泰结识相爱,有了我们兄妹四人。”而流淌在祖父辈血液里的红色基因,也延续到了陈志峰的身体里。每每忆起父辈们的故事,他总是若有所思。
18岁那年,陈志峰参军入伍。在军营里,他扛过机枪、当过炮长,在抢险救灾中一马当先,在军事比武、战略演习中更是名列前茅。到1984年转业时,陈志峰已荣立3次三等功。从部队转业后,他曾在阿勒泰某地质队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又到《阿勒泰报》从事摄影记者、美术编辑工作。1991年,陈志峰辞职创业,借款开了家商场,店名叫“野马”。他说:“野马,能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我也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像野马一般,拥有强大的活力,走得更远。”
1991年,陈志峰辞职创业,在阿勒泰开了家商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浪潮。嗅到商机的陈志峰,兴冲冲地只身前往中亚,想在异国大展拳脚。不成想,由于合作伙伴的背信弃义,他的第一次远赴中亚惨遭重创,几百万元人民币的投入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1993年春节前夕,阿勒泰漫天飞雪,寒风如一把利刃划过陈志峰的脸颊。“当时不仅血本无归,还倒欠别人钱。该怎么面对父母、妻子和亲友?”一番思想斗争后,他硬着头皮回到了家中。父亲没有责怪他,而是告诉他:“人要豁达大度、与人为善,做生意要坚守信誉、商德,方能在商界立足。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再接再厉!”父亲的话,让陈志峰重燃斗志。妻子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也给了他莫大鼓舞。
春节刚过,陈志峰带上翻译和好不容易筹来的几万元,再闯中亚。“从有了开拓中亚市场的想法起,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我是马背上长大的‘疆二代’,骨子里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毅力。”陈志峰说。
一个外国人,想在中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是极为艰难的。陈志峰回忆,公司最初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先是用中国的白砂糖、汽油去换哈萨克斯坦的羊毛、羊皮,后来慢慢过渡到从中国发商品、与对方合资开商店。
做贸易和做实业不同,讲的是对机遇的把握,就是一个快字。稍有延误,机会就成别人的了。陈志峰每天过着起早贪黑的生活,1000多公里荒无人烟的路,开车要走五六天。为节省运货时间,他就和员工轮班开车,困了就躺在羊毛包上眯一会儿,饿了就拿出黑面包就着冰凉的水充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他看到黑面包就吐酸水,看到国境线就头皮发麻。好在陈志峰的坚持终于在几个月后有了收获——他还清了欠债,还有了200多万元的盈余。
在新丝路上“掘金”
在这些磕磕绊绊中,陈志峰逐渐熟悉并建立了自己的贸易方法。如今,他创办的野马集团以年均9.6亿美元(约合68亿元人民币)的贸易额,把中国的服装百货、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等带到沿丝绸之路的各国,再把这些国家的农产品、文化艺术品等带回中国。陈志峰告诉记者,自己能在中亚地区长久“掘金”,秘诀在于对周边贸易国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有透彻的了解。“当我们编好‘丝路文化’这条纽带,与他国彼此间文化认同了,感情拉近了,贸易自然也会向前推进。”
陈志峰爱好摄影。2010年,他作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特聘“文化大使”,在广州举办“父老乡亲呈丝绸之路”个人影展。一幅幅展现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各民族生活的作品,吸引了吉尔吉斯斯坦时任总统奥通巴耶娃的关注。对方邀请陈志峰到吉尔吉斯斯坦采风,并拍摄一本画册作为国礼。不久后,一部名为《雄鹰部族》的国礼画册诞生了。2011年,奥通巴耶娃授予陈志峰“国家文化特殊贡献”荣誉证书。
2011年9月11日,陈志峰(左)与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奥通巴耶娃在一起。
此后,陈志峰多次参与到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中。他曾协助上海合作组织策划“中国文化日”“塔吉克斯坦文化日”;在他的组织下,面向塔吉克斯坦青少年开放的“塔吉克青年学生丝绸之路夏令营”开营,20名来自该国的青少年第一次走出自己的国家,看到一个欣欣向荣、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中国。
多年来,陈志峰打造的新疆古生态园,共接待数百名国内外政要,俨然成为乌鲁木齐的“城市名片”,2016年被授予“上合组织文化产业基地”称号,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陈志峰获“上海合作组织20周年”奖章。
这些年来,陈志峰紧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积极布局产业,为推进中国与中亚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乐此不疲地奔走。中国的祖先用马和骆驼驮着茶叶和丝绸,沿谷底下走了一条路,形成了丝绸之路。今天,改变的是交通和结算方式,不变的是人文交流。陈志峰说:“我相信,如果用马做一个核心文化元素,不仅可以拉近与这些国家人民的距离,还可以促进更深层次的交流。这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东西。我愿做一名‘使者’,在新丝路上扬鞭策马,为‘一带一路’添墨增彩。”
推荐阅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