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日整装待发去上学,却率先收到了来自学校的千元账单——近日,一中学疑似凭校服等“购买记录”办理入学的新闻引发热议。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1日,有家长反映湖北省襄阳市襄州九中要求七年级新生买校服、牛奶、保险,虽未明确强制,但无购买记录就不办入学。其中,校服价格为620元,牛奶380元,保险费140元,总计1140元。对此,校方回应,上述事项均属自愿,但学校“开展活动时是绝对要统一服装的”,根据很多家长的经验,买牛奶和保险“是有好处的”。
学校统一校服着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避免攀比心理;给成长期的学生购买牛奶、保险,也是为他们的营养和安全着想。然而,凭相关“购买记录”才能办理入学的生硬做法,则有变相强制收费之嫌,也不是人性化教育的应有姿态。
2015年6月,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加快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学生自愿购买校服,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
若涉事学校跳过了关于校服的深入论证、充分沟通等环节,直接将定好的校服价格“通知”家长缴纳,显然有违相关规定,是对学生和家长应有知情权、选择权的漠视。站在家长、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考虑,当他们在开学日面对这一缴费要求,很多人没有时间和条件去深究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配置合理性。对不少家长来说,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学,给学校和老师留下较好的初印象,避免孩子“被针对”,他们也只能乖乖掏钱。因此,很多人并非真的是自愿购买,而是权衡利弊后无奈的“被自愿”。
其实,如今相关校服产业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新入学的学生也没必要一开学便整齐划一地穿上校服。学校在开学前后,尽量将探讨和决策环节前置,邀请家长和学生充分表达偏好和需求,选定性价比高、质量过硬的校服产品后,再要求统一着装也不迟。比起外在服装上的统一,引导孩子理性参与选定校服这一校园事务的决策,基于自身体验和感受大胆发表意见,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或许是更具意义的开学“第一课”。
对于烈士子女、孤儿、残疾儿童、家庭困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学校也应在开学了解具体情况后,推行更加人性化的校服配置措施。比如,一些地区就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向这类困难学生无偿配发校服。
此外,购买校服时,也没必要“一刀切”地要求全套配置。按照襄州九中校方的说法,该校校服包括两套夏装、一套秋装和一套冬装。家长可以在综合考虑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现实需求的基础上,自主选择需要的校服形式,而不必强制全部购买。例如,若学生觉得比起校服冬装,自己的羽绒服更为保暖、舒适,又何必另外添置呢?
至于购买牛奶和保险的事项,涉事学校也理应尊重家长和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避免将这些选购杂项和入学办理变相挂钩。事实上,不少家庭或许已经为孩子配置了保险,订购了牛奶,重复选购只会徒增经济负担;学校提供的少数选项可能也未必符合学生的现实需求,比如一些乳糖不耐受的学生根本就不适合长期服用牛奶。少设置一些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多听听家长和学生的真实想法,相关决策才能更加合理、更让人信服。
开学日这天,学生本该轻松、从容地去上学,类似把收费项目和入学一同办理的做法,无异于将学生和家长置于“被自愿”的无措境地。好的教育,绝不该如此把人“拒之门外”。
推荐阅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