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张飞自己的话说,这段“兴奋、有冲劲、又充实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进入“疲惫期”。虽然是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但是纯粹以市场为导向、刻板化的设计生产流程、数量上的机械累加让张飞怀疑自己变成了一个“设计机器”。
“到2008年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总是在重复同样的事情,开始犹豫,感到疲惫。”张飞坦言。加之工作没有规律,早起晚睡,长时间的奔波劳累,张飞的精神和身体状态直线下降,最终“警报拉响”——高烧39.5度,张飞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住院休养。
正是这次住院,让张飞一脚跨入了另一个世界。输液的时候,护士挂好点滴,提醒张飞:“小伙子别睡着了,看着瓶子,没有盐水了叫我。”有输液经历的人都知道,药水输完,如果不及时拔掉针头,血液就会倒流,十分危险。学设计出身的张飞一向对生活中的事物十分敏感:“如果没有人看护,本就虚弱的病人还要绷紧神经,这是不是不太人性化的设计呢?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解决吗?”住在医院里的那几天,张飞的脑子里不停盘算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张飞在钻研“智能输液监控系统”
出院后,张飞开始在网上、书上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实地考察了杭州几家大型医院。2009年,张飞专程飞往成都,参加国际医疗健康博览会,这里汇集了全世界最大的医疗器械领域相关公司。穿梭于各式各样的展馆中,张飞发现“几乎没有一家大的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有藏在角落里的小公司试图解决,但并不成功”。
成都国际医疗健康博览会。图源网络
这让张飞变得“莫名兴奋”,“整个人像上了发条一样,疯了,手头的事情都放下了,开始做这个事情。”输液系统的改进,牵涉到机械、电路、无线网络、数据库等各种专业领域,很多问题不得不请专业的工程师、医学专家、医院护士帮忙解答。于是张飞自掏腰包,组建团队,一点一点钻研、打磨,一心扑在上面,前前后后花了近3年时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让他做成了!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在护士站的液晶显示屏
2012年,以重力感应和无线网络为原理的“输液监控系统”拿到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收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在绍兴、杭州等多家三甲医院使用,成为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医疗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大大提高了医院工作和服务效率,为护士实时掌握患者情况提供了有效手段,护理工作从“被动呼叫”到“主动服务”转变;同时又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解放了病人本就脆弱的神经。“也没有想过‘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做出来到底怎么样,或者怎么卖,就觉得这个事情非做不可,不做肯定会后悔。”现在回忆起当时的“疯狂”,张飞认为值得。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床边的实时监控器
“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大功告成后,张飞终于可以放下紧绷的神经,做一些更加轻松、自己喜欢的东西。“用木头做几个灯吧。”他的脑海中立刻跳出这样一个想法。此时的张飞已经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返回杭州,继续执教于浙江理工大学。
早在2004年真正接触市场之初,张飞便成立了“本来设计”工作小组,带着比自己更年轻的几个人做设计服务,直到2008年张飞注册了“本来设计”的商标,开始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设计品牌。
张飞设计的原木台灯。
“设计本身就是回归本来的样子,所以当时一眼相中‘本来’这个名字,简单、流畅。”就像张飞最初不假思索便动手设计出的一盏盏原木台灯。不管是沉静优雅的黑胡桃木,还是温暖细腻的榉木,都传递出自然之物最原始的面貌。当暖黄色的灯光落下,映照出原木天然的纹路,像一朵朵花瓣,直击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而一盏台灯背后的细节、品控、资金问题等都是张飞亲历亲为,日夜操劳的结果。曾有木工师傅问他:“张老师,我们又不是要造飞机,需要这么认真吗?”
时间给出了答案。2014年,张飞带着自己的原木台灯连同其它12件设计产品,参加了“2014中国(上海)国际时尚家居用品展览会”。在来自英国、德国、丹麦、法国等近250家海内外参展企业中,张飞与他的“本来设计”脱颖而出,在展览的最后一天,主办方邀请张飞6个月以后到法兰克福展示他的设计作品。
“纯粹简单”也是张飞想要告诉年轻设计师的话,就像中国的文人山水画、飘逸的书法作品、大道至简的器皿,总有一份自然朴素、不落痕迹的韵味。“中国的设计与欧美国家不同,往往用淡淡的一笔便勾勒出中国特色,所以年轻设计师不要急于表面,嫁接过多元素,要去提炼产品的核心。”
“纯粹简单”是张飞遵从的设计法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4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