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巴黎奥运会
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走进9.6分真人秀背后,听英国农民讲述真实农场

2024-06-11 09:19:14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纪双城
大号 中号 小号
原标题:【环时记者调查】走进9.6分真人秀背后,听英国农民讲述真实农场

编者的话:“《克拉克森的农场》俘获中国观众的心。”英国《卫报》日前这样报道称。这部上个月刚刚播出第三季的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影评网站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6分(满分为10分),在“烂番茄”、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等国际影评网站上的评分也很出色。据英国媒体报道,这档节目不仅推动了英国农业的立法改革,其主角克拉克森更是在英国首相苏纳克称要恢复义务兵役制时高调回怼,引发关注。但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该节目实际上在英国民众的讨论中极具争议。也有媒体评论称,现实生活中的多数英国农民与克拉克森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近日,《环球时报》记者对英国农业和农民的真实现状展开调查,听农民们讲述真实的英国农场是怎样的。

克拉克森“劣迹斑斑”,被批“不尊重农业”

“克拉克森推动法律改革以促进农业发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5月报道,英国一项新法律条款正式生效,农民无需申请,便可将私有土地上废弃的农业建筑改造为住宅或商店。这项改革的灵感来自《克拉克森的农场》中的桥段,该条款也被称为“克拉克森条款”。

近日,《克拉克森的农场》真人秀获得了第四季续订。自2021年该节目第一季播出以来,很多观众都随着杰瑞米·克拉克森这位年过六旬的前英国广播公司(BBC)汽车节目主持人,走进他从2020年开始自主经营的农场。在这个过程中,克拉克森因为不懂农业闹出很多笑话,观众们同克拉克森一起操心如何挨过英国45年以来最长的旱季,新冠疫情暴发后该如何出门买肥料,也为他在无人机上装喇叭放狗叫声牧羊而捧腹大笑。

“暴躁老农在线劳作,辛苦一年颗粒无收。”这是部分中国网民对第一季节目喜剧效果的精炼概括,还有网民调侃称该节目是英国版《(你以为你)向往的生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克拉克森的农场位于英格兰牛津郡科茨沃尔德,距离伦敦约两小时车程,每年有不少中国游客来该地区欣赏“田园诗般的村庄”。英国《地铁报》报道称,中国观众喜欢节目中“有关务农生活残酷现实的有趣描写”。《卫报》分析称,中国年轻观众喜欢该节目是因为对乡村生活充满兴趣,年轻一代“渴望想象中的、浪漫的乡村生活”。还有中国网民在影评中写道,比起第一季的搞笑,第三季“基调略显沉重”,务农的难处和挑战、动物伦理相关的道德困境都得到了探讨。

但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与影评网站上的高评价不符的,是该节目在英国民众讨论中受到的争议,原因之一是克拉克森长期口无遮拦,导致他早在英国民众心中“劣迹斑斑”。2011年,克拉克森曾在其主持的汽车节目Top Gear中扬言,英国各地参加罢工的人“应该被枪毙”。2007年,克拉克森把马来西亚产的汽车说成是“脚穿树叶的人在森林里造出的世界上最糟糕的汽车”,更是遭到马来西亚政府的强烈抗议。

《卫报》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指责克拉克森“不尊重农业”,把汽车节目里的豪奢作风带进农场。比如,克拉克森在置办农具时斥巨资购入一台兰博基尼拖拉机,它“体型”巨大、无法停进车棚,其德国制造的欧洲标准拖钩还与英国标准不符。克拉克森还在潮湿天气开铲车碾出道道深辙,破坏土壤结构。文章认为,比起探讨农民的真实处境,克拉克森更多是在“吸金、抢资源和搞宣传”。很多慕名拜访克拉克森农场的游客也表示对这家“网红农场”很失望,抱怨称“排队时间太长”“商品价格过高”。

“脱欧”后的英国农场转向中亚工人

有英国媒体评论称,现实生活中的多数英国农民和身家亿万英镑的克拉克森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英国政府官方网站2023年的数据显示,英国农业用地总面积为1700万公顷(1公顷约合15亩),占英国总面积近70%,其中耕地约为610万公顷。然而,英国农业人口仅为29.2万,占该国全社会总劳动力的1%左右。农业对英国经济的贡献值(按基本价格计算的增加值)为137亿英镑,占全国总增加值的0.56%。

从农场管理架构来看,如今英国本土农民主要以农场主、职业经理人及其配偶为主,这部分人占英国农业人口的61%,年收入约为5万至6万英镑,被看作是较为体面的职业,他们多数是经过培训且有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此外,英国农场里还有约10万名正规合同工,其中很多是少数族裔移民,另外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季节性劳工。数据显示,英国农户每年需要7万到8万名季节性劳工进行农作物收获和食品加工等工作,劳动力短缺冲击了英国农业和食品产业。

2021年,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把“用工荒”归咎于新冠疫情。但法国《世界报》报道称,“脱欧”才是英国农场从依赖罗马尼亚或波兰工人转向中亚国家劳工的主要原因。英格兰赫里福德郡农场主斯涅耳表示,她的农场夏天需要近300人采摘并包装上千吨的草莓。她说,随着英国“脱欧”、欧洲工人不像以前一样自由流动,很多年轻人也对农业不感兴趣,她不得不从更远的国家招临时工,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这些工人的签证期限为6个月,最低工资为每小时10.42英镑。

“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无论怎么干,都无法维持”

英国政府今年5月发布的粮食安全指数显示,英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60%的水平。多家英媒报道时提到英国食品越来越“依赖进口”,尤其是蔬菜和水果。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脱欧”后遗症导致来自欧洲的食品供应经常出现问题,而英国食品中高达1/4都来自欧洲其他国家。

英国剑桥大学植物学家奥利弗·拉克姆曾分析称,作物品种和运输工具的改善曾极大推动英国农业发展。但部分农场率先实现作物品种改善,交通运输便利化使得生产效率最高的农场可以快速将产品卖出,其他很多生产效率低的农场根本无法竞争。农业效率提高反而使许多农民遭受损失,仅让少部分人获利。

此外,动物保护主义也深深影响英国农业政策,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但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向英国出口农产品的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束缚。所以,英国农场就不得不用品质相对更高、而价格却极其高的肉制品去与进口的廉价肉制品竞争。而英国农业政策和基层治理政策存在多方面的衔接不畅,比如农场被号召增加种植土豆等作物,但分散的农民、农场的产量,根本没法进入大型超市的采购清单。

“英国农民太难了,这毫不意外。我们既要遵守本国的《动物保护法》,又要和无须理会该法的外国农民打价格战。”英格兰坎布里亚湖区的农场主克莱格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一个人管理着500多英亩(约合3035亩)的牧场,包括3000多只羊和100多头牛。从7月到8月,年过五旬的克莱格平均每天给约120只羊剪毛。他一直弯着腰,一手握电推子,一手按着挣扎的羊。三五只羊剪下来,克莱格已满头大汗。当被记者问到为什么不雇用剪羊毛工时,克莱格回答说,剪羊毛工剪一只羊的收费就要5到10英镑,剪下来的羊毛统一卖给收购公司,一次总共只能拿到500英镑,所以他“舍不得花这笔钱”。此外,克莱格饲养的还是特殊的坎布里亚山绵羊,其产羔率远低于普通品种,转手卖也赚不了多少钱。而且,他的农场是从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租来的,租借合同规定他必须保留好这群羊,因为羊的啃食是保持当地山丘植被地貌的唯一有效办法。

想靠国家补贴养活农场,还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家住英格兰西南部多纳特地区乳制品小农场的农民理查德说,自己的农场要靠领取国家农业补贴才能不赔不赚,“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无论怎么干,都无法维持”。而申领补贴的条条框框又非常多,手续极为繁琐,“一不小心,就可能丢失一笔本该领的钱”。理查德说,自己不得不每年两次、每次付费350英镑,请专业人士处理补贴申请。但为了省钱,理查德还是在很多事上亲力亲为,比如牲畜进出农场,他都要在运动手册上记录备案;免疫、注射要有详细的医疗记录,每一头种牛和每年产的小牛,都要他逐一申领证件。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立足英国本土,自给自足”

英国首相苏纳克日前承诺,如果保守党赢得7月的大选,将恢复英国强制性国民兵役制度。对此,克拉克森回怼称:“应该让年轻人去农场而不是服兵役。”然而,虽然年轻人爱看节目,真正愿意务农的有多少呢?英国农场组织LEAF在2018年开展的调查显示,32%的受访青少年表示未来会考虑在农场工作,但只有两成的人获取过相关就业信息。而最吸引年轻人的农场工作类别是“照料牲畜”。

家住英格兰北部北温布里亚地区的年轻农民汤普森现年27岁,他从事农业工作已长达10年。他在17岁时取得了全国农业技术证书后便开始在农场工作。汤普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会到不同的农场打工,而近些年他明显感觉到由于经济不景气,很多农场主对于预算开支非常谨慎。他说:“我到农场找活时,农场主会说,虽然很需要人手,但因为不能超支,所以雇不起帮手。还有一些农场已经在裁员。”

汤普森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也因此省下不少开销。他一直在努力存钱,希望有一天能有自己的农场,“当然买不起,但可以租借”。他告诉记者,一旦有了自己的农场,他就可以尝试自己的新想法。他说当农民很不容易,既要有体力,还要有技术,比如改良土壤、操作机械都需要知识。因此,汤普森认为自己未来可能还要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今年6月9日,LEAF举办了第18次英国“农场开放日”。自2006年举办该活动以来,已有2000多名农民参与开放日活动,为全国300万游客提供教育和体验机会。有的农场可以体验剪羊毛,有的农场向公众开放挤奶厂并讲解全脂牛奶、半脱脂牛奶及脱脂牛奶的区别。有的位于伦敦附近的“城市农场”只有不到200平方米,却也种植了各种蔬菜,还可以体验种植草莓。

虽然英国农民当下面临很多困难,但不少农场主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对自己的农场以及英国的农业前景并不悲观。比如理查德告诉记者,他想要维持生计根本指望不上农场,只能靠出租农场里的度假别墅。但当被问及未来是否会放弃农业时,理查德回答说,自己已是家族第四代农民,他从未离开过农场,也始终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他告诉记者:“人总要吃饭,但只有如今气候变化、危机冲突愈发严重,才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立足英国本土,自给自足。”

责任编辑:邱小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