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33年的一个夏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他的臣僚,骑乘雄壮的骏马,自强巴林行宫启程,朝着拉萨的方向奔腾而去。蹄声轰鸣如雷,宛如一曲雄浑激昂的凯歌,在高原上奏响。
那时的拉萨河名为吉曲河,寓意着欢乐与幸福的波涛。而拉萨,则称作吉雪沃塘,意为吉曲河下游那片肥沃的河坝。吉雪沃塘四周群山环抱,草木丰茂,气候温和宜人。吉曲河自东向西蜿蜒流淌,为这片沃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河段北岸,红山、铁山、磨盘山三座岩峰耸立云端,犹如雄鹰展翅高飞,又似雄狮凌空跃起,构筑了三道坚不可摧的天然屏障。此地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连大唐的盛世繁华,西接波斯的古老文明,南与印度、尼泊尔相邻相望。
尽管当时吉雪沃塘还是一片未被完全开发的土地,唯有野兽在其间自由穿梭,但松赞干布每次出征或议事,都会选择在此驻足。他时而在辽阔的原野上策马奔腾,追逐野牛、雪豹与熊鹿的踪迹;时而跃入吉曲河的清澈波涛中畅游;又或是登上陡峭的红山之巅,俯瞰吉曲河谷,目睹云雾缭绕、雪山连绵的壮丽风光。
松赞干布对这块风水宝地心仪已久,在统一雪域高原的宏图霸业完成之际,他下定决心要在这片土地上建造一座永恒的王城。那一日,他率众疾驰至吉雪沃塘,正是为了实现这个深埋心底的梦想。
时光荏苒,千年之后的今天,拉萨城历经岁月洗礼,依旧承载着藏地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布达拉宫的雄伟壮丽、大昭寺的庄严肃穆、西藏博物馆新馆的现代与传统交融之美、八廓街的繁华与古朴并存之景、拉萨曲贡遗址的远古回声以及牦牛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共同勾勒出一幅拉萨文化生生不息、绚丽多彩的画卷。
诸多古建筑和近现代重要遗迹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拉萨的沧桑巨变,在静默中诉说着千年历史与文化辉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回望过去的时光之门。
文化瑰宝:见证拉萨的千年沧桑
在拉萨市柳梧新区,牦牛博物馆门前一副富有深意的对联引人驻足:“相伴千年昱昱恩德炳雪域,利泽万户悠悠心曲颂神牛。”这座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唯一一座专题展示牦牛的殿堂,更是藏族深厚历史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在创始人兼首任馆长吴雨初的精心打造下,牦牛博物馆以“憨厚、忠勇、悲悯、尽命”的牦牛品性为魂,通过高原之舟——牦牛的独特视角,别开生面地展现了藏族丰富而深邃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牦牛博物馆大厅。
西藏民间谚语曾说“凡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牦牛,作为藏族人民的忠实伙伴,自远古先民时期至今,一直陪伴着藏族人民走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共同抵御风雪、繁衍生息。在牦牛博物馆内,游客可以从自然与科学、历史与人文、精神与艺术三个层面,深入探索牦牛的神秘身世、驯养过程,以及它与藏族人民共同铸就的辉煌文化。这里的每一幅临摹壁画、每一件珍贵展品,都如同历史的见证者,娓娓讲述着藏族与牦牛之间超越千年的不解之缘。
在拉萨市城关区,大昭寺历经近1400年风雨,依然巍然屹立,见证岁月沧桑与变迁。据传,在建寺初期,文成公主铺开五行图推算,发现整个吐蕃地形似仰卧的罗刹女,而卧塘湖正是女魔心血聚集之地。为了镇压罗刹女,需先填平此湖,堵塞罗刹女的血脉,再在上面建立寺庙。由于土克水,而羊在五行之中属土,因此大昭寺的建设并未沿袭藏族传统,使用牦牛驮运建筑材料,而是由松赞干布从彭波(今林周县)赶来千只白山羊,驮运石土,并组织人开挖沟渠将水引向拉萨河,成千上万的民众也从四面八方涌来,协助建造寺庙。因此,最初的佛殿被命名为惹萨垂朗组拉康(意为由山羊拉来的佛殿),又称“羊土神变寺”,1409年后寺院更名为大昭寺,成为信徒们朝拜的圣地。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建与修葺,大昭寺如今占地超过25100平方米,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站在大昭寺的屋顶,放眼望去,拉萨古城尽收眼底。远处的布达拉宫与近旁的“公主柳”相互辉映,静静地诉说着汉藏两族的深情厚谊。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信徒和游客慕名而来,进一步彰显了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远处的小昭寺作为另一处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寺内供奉着由尼泊尔赤尊公主赠送的铜鎏金不动金刚佛及八大随佛弟子泥塑像。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散发着威严与庄重的气息,寺内明廓后部墙壁上的四大金刚、六道轮回图、极乐世界图等作品,无不展现了藏族艺术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内涵。这些珍贵的壁画、佛像与古老经文,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洗礼,却依然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藏族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更是藏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拉萨河畔温江多遗址。
离开市区的喧嚣,来到拉萨河畔曲水县才纳乡的温江多遗址,这片面积约70000平方米的遗址区域,蕴藏着吐蕃时期的高等级建筑遗迹,在风沙之中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秘密。2021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具有唐代风格的龟趺、无字碑等珍稀文物,见证了拉萨乃至整个西藏与中原文化的紧密交流与融合。2023年,温江多遗址荣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之列,成为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窗口。
龟趺发掘区全景。

七政宝八吉祥石碑。
从牦牛博物馆的深情诉说到大昭寺的巍峨壮丽,再到八廓街的历史沉淀以及温江多遗址的考古发现。拉萨,这座充满古韵的城市,每一处都闪耀着藏族文化的光芒。走进拉萨,就是走进一座鲜活的历史博物馆,让人们真切感受到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邃。
新时代的拉萨:“三交”理念的生动实践
进入新时代,拉萨正积极拥抱变革,在古今文化的和谐交融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古老的历史城区与牦牛博物馆现代化建筑相互映衬,传统的藏族歌舞与现代流行音乐共同演绎着时代的华章。这种文化的交融,不仅展现了拉萨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认同。这恰恰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三交”理念的生动实践。
温江多宫唐卡壁画。

松赞干布唐卡。
新时代背景下,拉萨在文物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大量珍贵的唐卡、壁画等文物得到精心修复。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这些文化瑰宝以全新的方式重现世人面前。此举加深了各民族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欣赏,进一步推动了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拉萨实践“三交”理念的重要一环。借助文成公主实景剧、藏装写真、唐卡绘制体验等一系列特色旅游项目,让游客在这里既能领略高原壮美的自然风光,又能深入体验藏族文化的底蕴。新型旅游模式为拉萨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提供了广阔舞台。
展望未来,拉萨市将继续深化对“三交”理念的理解与实践。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丰富文化活动等形式,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藏族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传播,提升拉萨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谱写拉萨文化发展的新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拉萨将以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光芒,闪耀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