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金砖
您的位置:首页 > 稿件

我的“拉萨情”

2024-10-21 16:45:56 来源:环球人物网
大号 中号 小号
  朱迅:在万物生长的地方
我的拉萨情
  “这里很远,但是我来过。我第一次来到布达拉宫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朱迅身穿藏袍,垂着两根长长的辫子,站在雪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前,虔诚地说。“布达拉宫里面有多少个房间……白宫是行政和居住,红宫是举办宗教仪式……”金顶、红砖、白墙在她身后熠熠生辉,历史、文化、民俗在她的讲解中汩汩流淌。
  朱迅与拉萨的缘分深厚,她曾16次进藏,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在拉萨的每一次停留,都是朱迅与这片神秘土地之间的情感交流。
  朱迅曾回忆自己第一次进藏时的感受,她随央视《正大综艺》团队来到西藏拍摄,旅途颠簸,傍晚入住一户藏民家。高原上,温差很大,吃完饭,大家围着火炉聊天。主人一家虽然在语言上没法交流,但笑容和眼神中的理解是超越语言的心灵相通。“老奶奶一直静静地坐在我身后,摸着我的辫子,无论我说什么,她都朝我笑。她的笑容让我内心安详,莫名地相信,她定是姥姥的化身,把我从小带大的姥姥就在这个地方等着我的归来。”那次,还没离开西藏,朱迅就开始想念它,这就是心灵的归宿。
  “拉萨,是万物生长的地方。”多年来,朱迅成了拉萨文化的传播使者,她通过电视节目、网络直播等多种方式,向观众讲述拉萨的历史故事,介绍当地的民俗风情。她的讲解细致入微,充满了对西藏文化的热爱和敬仰,让观众深受感染。
  “修一颗善良的心,养一张有情的嘴,做事有德,行为有品,就是一个人最好的风水。”行走在拉萨街头,阳光洒在身上,正如朱迅脸上洋溢的笑容般,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她轻轻吟诵起来。
  刘洪:拉萨与甘孜共同承载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我的拉萨情
  拉萨与甘孜,同为青藏高原的明珠,旅游景观同也不同。远方不远,美景属于全世界,是刘洪不变的信念。
  1995年,还在上大学的刘洪,和父亲一起踏上了藏族儿女向往的热土——拉萨。不同于今日的便捷,彼时的他们从四川甘孜雅江县出发,经由成都凤凰山军用机场,乘坐军用运输机,历经颠簸,才抵达心中的圣地。“初到拉萨,我感觉好像伸手就能摸到蓝天,阳光直射而下,直至傍晚天都是亮的,这里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刘洪说。
  时光荏苒,2005年,已是雅江县文旅局长的刘洪再次来到拉萨,考察当地旅游业发展。那时,他发现拉萨的文旅业态新貌在悄然孕育,文化的交流互通,预示着拉萨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今年,刘洪以拉萨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大使的身份第三次到访拉萨,眼前的拉萨已焕然一新:现代化设施与古老风情和谐共融,井然有序的街道、四通八达的公路、繁忙有序的机场,展现着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而那份独特的藏式风情与自然之美,依旧如初见时那般纯粹动人。
  谈及甘孜与拉萨的“同”与“不同”,刘洪认为两地各有千秋,甘孜拥有茶马古道的历史底蕴以及多彩的康巴文化,而拉萨独有的自然景观与民族风貌也为旅游业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在318国道这条黄金旅游线路的串联下,甘孜与拉萨交相辉映,各自发光。
  未来,刘洪希望通过318国道这一重要纽带,进一步推动甘孜与拉萨之间的文化旅游合作。通过联合打造特色文旅产品,让两地的文化之美、自然之魅跨越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容中尔甲:拉萨能让心灵得到净化和感动
我的拉萨情
  容中尔甲出生在四川阿坝州,他有着藏族儿女血脉中流淌的音乐天赋。三十载艺术生涯中,他将民族文化精髓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搭起连接外界与藏族文化的桥梁。
  “拉萨是所有高原人民心中向往的圣地,对于每一个藏族人来说都具有特殊的意义。”1996年,容中尔甲受邀前去拉萨进行文艺演出,这是他第一次踏上这片“梦中的土地”,拉萨独有的历史韵味与自然景观,让容中尔甲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布达拉宫的雄伟、大昭寺的庄严、八廓街的古朴……不仅烙印在他的记忆中,更激发了他以艺术之名展示藏族文化魅力的决心。
  从经典之作《高原红》到深情吟唱的《天上拉萨》,容中尔甲演唱的近百首歌曲都传递着他对藏族文化深沉的热爱与敬仰,歌声引领着无数听众穿越千山万水,感受那片遥远而纯净土地上的温暖与力量。
  不仅如此,容中尔甲还勇于跨界探索,从2008年起,他先后创办了九寨沟藏谜大剧院、拉萨西藏风演艺宫等多家剧院与文化中心,这些文化地标不仅成为游客体验藏族风情民俗的窗口,也见证了他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不懈追求。
  “拉萨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现在,这里的城市面貌、基础设施都在快速更新,希望世界各地的游客能来到拉萨,亲自感受拉萨的纯净和美好。”身为拉萨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大使,容中尔甲满怀自豪地向世界发出邀请。他透露,未来还将携手新媒体平台,启动一系列直播活动,深入拉萨、阿坝、甘南等地,展现当地的人文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农产品,为当地的文旅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让世界更加贴近这片神秘而纯净的高原大地。
  王力可:拉萨是纯净、纯粹和纯美的圣地
我的拉萨情
  王力可与拉萨的情缘,是一段关于成长、探索与心灵归宿的美丽邂逅。作为演员,她总是奔波往返于各个城市之间,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让她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寻找真正的自己。
  2010年,王力可在电视剧《香格里拉》中饰演藏族姑娘卓玛,也是从那时起,王力可对西藏、对拉萨产生了深深的向往。“在拍戏的过程中,我初步感受到了藏族的人文风情,这种文化很吸引我,很想亲自去拉萨走一走,寻找风景和自由。”
  带着这份憧憬,王力可踏上了前往拉萨的旅程。漫步于八廓街的石板路上,阳光温柔地洒在背上,让内心深处都变得敞亮;藏族人民的质朴与真诚,也如同拉萨的天空一般清澈……在拉萨的时光,王力可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释放,她知道,自己与拉萨的缘分已经悄然开始。“在我看来,拉萨的关键词应该是纯净、纯粹、纯美,也就是内心纯净,人文纯粹,风景纯美。拉萨教会了我真正的幸福不在于追求结果,而在于怀抱热爱,去享受过程。”
  作为拉萨的常客,王力可亲眼见证了这座古城的蜕变与成长。各地美食在这里汇聚,交通网络日益便捷,城市街景整洁靓丽,近年来,拉萨正以独有的节奏和方式,向世界展示勃勃生机。
  王力可表示,每一次拉萨之行对她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修行。在这里,她不仅找到了内心的答案,还结交了很多藏族挚友,这份跨越民族的情谊,让她对拉萨的感情更加深厚。“希望未来有机会在拉萨拍一些电视剧、电影或者推广宣传片,向世界展示拉萨的魅力,为拉萨的文旅发展做一些贡献。”王力可说。
  益西卓玛:拉萨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我的拉萨情
  益西卓玛是一名西藏昌都姑娘,从小就向往拉萨。十岁那年,她第一次随家人来拉萨游玩,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旅途上的兴奋和对拉萨这座城市的敬畏。“5毛钱一杯的甜茶,五湖四海的朋友肩并肩坐在长凳上,每个人前面放着一个玻璃杯,一把零钱散落在桌子上。”回到昌都后,益西卓玛常常想起那年在拉萨藏面馆里喝甜茶的场景。岁月流转,当益西卓玛再次以大学生的身份重返这片土地时,那份对甜茶的眷恋已化作对这座城市深深的情感链接。此后,她在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生根发芽,见证了拉萨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拉萨,我深刻体会到了南北山绿化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战略任务。初来拉萨时,这里树木稀少、空气干燥,而今,青山拥南北,绿水绕古城,这一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在为环境保护作着重要的贡献。”益西卓玛曾经采访过一名野生动物保护者,他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有二十余年,对自己家乡的每种动物如数家珍。“他们一个月补助只有600块钱,但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热爱,每当说起动物时,他们的眼睛都是发光的。”这份对工作的敬畏和热爱,让益西卓玛几度热泪盈眶。从这些为拉萨默默奉献的人身上,益西卓玛看到了他们对拉萨深深的爱。
  从初来拉萨到如今20多年过去了,拉萨这座城市包容、开放、温暖的底色一直没有变。益西卓玛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美好拉萨正屹立在世界屋脊上。
  宋春蓉:拉萨的“变”与“不变”
我的拉萨情
  宋春蓉与拉萨的缘分,似乎带着几分偶然与必然。读大学时,宋春蓉第一次踏上了拉萨这片土地,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湛蓝的天空下,洁白的雪山与古朴的藏式建筑交相辉映,人们手持转经筒,脸上洋溢着淳朴而友善的笑容。那一刻,她深深地爱上了拉萨这片神秘的土地,决定在这里开始新的人生篇章。
  转眼间,十五年过去了。这位曾经的青年,如今已成为拉萨的一名资深主持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在漫长的岁月里,她见证了拉萨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刚到拉萨工作时,我们单位附近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小巷子错综复杂,稍不留神就会迷路。如今,那条土路早已变成了宽阔平坦的大马路,两旁商铺林立,车水马龙。”这样的变化在拉萨比比皆是,宋春蓉每天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开上了私家车,享受着现代化的便利生活。”
  在宋春蓉眼里,拉萨也有“不变”。“藏族人民的温情与友善是始终不变的,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得到了藏族朋友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和关心。”有一次,单位举办朗诵比赛,正值寒冬腊月,天气异常寒冷,在后台等待上场的宋春蓉冻得瑟瑟发抖。一位藏族阿姨看到了,立刻拿出一个装满牛肉干和糖果的框子递给她,并倒了一杯热腾腾的甜茶,阿姨还把她的手放到自己的藏袍内里取暖,让宋春蓉无比感动。“藏族人民的善良,一直陪伴着我。”
  扎西卓玛:传统与创新并存
我的拉萨情
  扎西卓玛出生在拉萨,随着拉萨这座城市的脉搏一同成长,见证了时代变迁下拉萨的发展。
  “我小时候和家人生活在平房里,如今,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的平房逐渐被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一座座藏式别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不仅保留了藏族建筑独特的韵味,如色彩斑斓的外墙、雕梁画栋的门窗,还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利设施,让居民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代的进步。”扎西卓玛说,“拉萨城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场林立,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与远处的布达拉宫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在饮食方面,拉萨人的餐桌也变得丰富多彩。“小时候,家里吃的都是传统美食,比如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现如今,日料、西餐等纷纷入驻这座古老的城市,为我们的味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扎西卓玛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她说:“拉萨的变迁,是时代进步的缩影,在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共同书写着拉萨这座城市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蔡晓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今日头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