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是一座怎样的城?”
走进八廓街,它是一座装满文化的城;面对甜茶馆里热情的笑脸,它是一座温暖的城;站在蓝天白云下,它是一座日光城;站在南山高处,它就是一座绿色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些也都是拉萨的标签。
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发展之城!走进华电曲水茶巴拉100MW光伏发电项目现场,绵延千余亩的山坡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该项目建有国家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220kV升压站,将汇集仁布普松、尼木霍德、茶巴拉光伏电站电量,为整个曲水县和拉萨南部提供清洁可靠的电源。
拉萨一年总光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近年来,拉萨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因地制宜,紧跟政策导向,谋划引进了多个光伏产业项目,风电、光热等清洁能源项目在阳光之城遍地开花,为这座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拉萨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江河年均流量340亿立方米,湖泊储水约200亿立方米,地热田年热流量发电潜力15万千瓦。地热地区天然热流量发电潜力26.8万千瓦,拥有矿产资源50多种,刚玉、高岭土、自然硫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丰富的自然资源,给拉萨河谷带来无限生机。
宁算、尚厨、金彩科技……一批又一批看重拉萨自然区位优势的企业落地,成为河谷里一个又一个发展引擎,彻底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从毡房到瓦房的历史巨变。拉萨地区生产总值从1959年的0.41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34.79亿元,年均增长11.1%,进入中国宜居城市50强,入选全国夜间经济繁荣度100强。
游客漫步草原。
这是一座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作为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拉萨是文物和文献最多的城市之一,传统的元素正借文化事业发展之势,以充满活力的新姿态跃入现代生活之中,甜茶、展览、音乐、戏剧、citywalk(城市漫步)……传统与现代在这个古老的城市里毫无违和地融合在一起,彰显古城拉萨的包容气度与文化自信。
德吉藏家、秀色才纳、羊八井特色小镇、“核乡寻忆”民俗体验村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成为游客必选,夜演、夜宴、夜市、夜购、夜咖、夜娱、夜禅等体验项目相继兴起,“诗与远方”新画卷在徐徐铺开。拉萨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正让很多人惊艳。
拉萨市夜景。
参观完唐卡画院的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记者弗多文说:“在俄罗斯,保护传统文化,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在中国,我很高兴看到如此古老的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技艺在创新发展,在这里工作的人们也能够以此增收。在这一点上西藏做得很成功。”
2023年,拉萨市文化和相关产业总产值达26.21亿元,同比增长61%,今年第一季度产值达6.5亿元,同比增长30%,今年文化产业产值有望突破30亿元大关。
这是一座异乡与故乡共融的城市!“天下没有远方,有爱就是故乡。”大型史诗实景剧《文成公主》这句话是很多异乡人久居拉萨之后的感慨。
回族群众马永祥现在习惯喝酥油茶、吃糌粑;民警巴桑次仁多年来主动将轮休的机会让给汉族同事……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展现的是拉萨一幅幅祥和团结的美丽画卷。
在拉萨八廓街周边,多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的民族团结大院有100多个,拉萨各族人民相亲相爱,就像“茶和盐巴永不分离”。
各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织交融,这是一座百姓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7次登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这更是一座绿色的城!昔日砂石横布,今日草木繁茂;之前水道横绕,今日高原平湖。越变越绿的拉萨,越变越美的容貌,让市民其美旺久欣喜:“原来上班时就羡慕别的城市绿树环绕的环境,现在退休了,轮到内地朋友羡慕我了。”
拉鲁湿地。
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推进下,群山披上了绿纱,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营造林206.72万亩,实现“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的构想,着力将拉萨打造成生态宜居的高原省会城市。凭借孜孜不倦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与布达拉宫相对的南山、北山有了满山新绿。
减少河心裸露洲滩,扩大枯水期水面,减少风沙扬尘,疏通洪水流路,稳定河势。降低岸后土地受洪水冲刷频率;改善水域面积,增加绿地面积,营造生态休闲空间。近年来,拉萨着力在“水”上做文章,相继开展系列水系治理工程,“河变湖,水润城”正变成美好现实。
北京援藏干部、拉萨市林草局副局长王尚德说:“拉萨是一座充满绿色希望的城市,我希望和当地群众一道将更多的美好留在山上,绿满河谷!”
所以,拉萨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城?在拉萨市民的心里,它是故乡,在游客的眼里,它是灵动的体验,在异乡人眼里,它是挥之不去的回忆……总之,看山千面、面面不同,拉萨总有一面最能吸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