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邛窑生态公园。
西出成都市区70余公里,便是临邛古城,文君故里,它不仅具有23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位列巴蜀四大古城之一,而且是一座望山亲水的美丽之城,一座正在崛起的山水公园城市。
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绿色发展论坛现场,邛崃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跨越崛起”的经验做法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案例,邛崃市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
近年来,邛崃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六山环抱、九水相拥”山水资源,着力推进山水公园城市建设,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殊荣。
城市公园三级公园体系的魂
邛崃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聚焦公园城市建设,着力彰显临邛古城独特气韵,做优做强城市功能,涵养城市人文底蕴,打造宜居宜业生活城市。”
坚持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品质,系统性推进三级公园体系建设,坚持统筹建设各类公园绿地,推动城市与绿色空间有机融合,让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
近年来,邛崃不断推进三级公园体系建设,持续搭建“城市+社区+口袋”三级公园体系,结合城市规划和既有空间格局,已完成上林滨河体育公园、凤求凰公园等7个城市公园和凤栖园、玉带园等口袋公园建设。

凤求凰公园。
凤凰大道沿线打造浪漫诗意走廊,在休闲广场及人行道区域配置诗意小品、诗歌互动等文化元素,凸显临邛文化的同时,展现了“漫花落临邛,春色满长街”的浪漫氛围。它已不仅仅是休闲之地,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着经典,这也让城市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自行车高速。
2022年,邛崃市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城市公园场景、园林绿化场景、天府绿道场景共计50处,其中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荣获成都市“最美公园”称号,评选范围包括23个区(市)县已建成开放的1514个公园,包括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
2024年,更多的公园、绿道、“回家的路”将在邛崃建成。结合城市规划和既有空间格局,计划实施建设十方堂社区公园和蜂趣园等口袋公园。
上林滨河体育公园、邛窑生态公园、河滨公园在南河两岸应运而生。这几座公园,因能望山亲水而更生态,因能从各种雕塑、各种展存文物、各样老照片了解邛崃悠久历史和人文风情,更受市民青睐。
与此同时,抚琴园、凤栖园、邛陶园、玉带园等口袋公园及街旁绿地,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和聚会的热门打卡地。
口袋公园小口袋里的大民生
干净整洁的休闲步道、配置齐全的健身器材、随处可见的休憩长椅,在邛崃玉带街、天庆街等处,一个个精致的“口袋公园”展现着城市中最生动的生活图景。公园绿地,不仅美化了周围环境,还增加了绿地面积,走在玉带街上,路边树姿苍劲挺拔,配以景石,更增添了古典园林韵味。
口袋公园,又称迷你公园、袖珍公园,是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也是城市生态休闲系统的重要补充。其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的特点,为周边居民亲近自然提供了舒适休闲空间,更赋予了城市更多文化内涵。
在邛崃市天庆街与花园巷交接处,一座建筑面积约143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天庆园,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好去处。简约流畅的环形廊架、斜面山型景墙、彩色沥青路面在金黄色的银杏点缀下更加通透明亮和富有文化意境。附近居民纷纷表示,出门就是公园,这是他们生活在邛崃最幸福的事情。
位于天府临邛小区南门的凤羽园已成为周边居民散步休闲的首选地。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公园的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清晨7点,微风中带着一丝凉爽,顾淑贤大娘和老伴出门了,步行几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凤羽园。此刻阳光照在透光的玻璃景墙上,虚实交错的光影效果营造出宁静惬意的氛围。老两口在健身步道上锻炼了一会儿,就坐在旁边的座椅上休息喝水。
小公园,大民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市民不禁赞叹城市之美。如今,邛崃市已建起了一个个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口袋公园”,打造了一处处静谧、舒适、可观、可歇的活动空间。不只是凤羽园,百草园、抚琴园等也不断“上新”。走在邛崃大街小巷,“口袋公园”随处可见,它们犹如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把城市的角落变成了人们的诗和远方。
社区运动角公园城市的毛细血管
社区运动角是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的一种形式,分布在镇(街道)社区内,贴近市民生活、便捷到达的空间中。场地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且需包含不少于3种运动项目的设施。
周末的午后,在文君街道联丰社区运动角,球场上小朋友挥舞着球拍,老年人使用运动设施锻炼健身……这样的社区运动角,邛崃还有很多,“家门口”的运动场正在不断呈现。
联丰社区运动角是邛崃市“两拆一增”重点示范项目,荣获成都市2021年度示范“社区运动角”项目一等奖。项目打造面积约2.6万余平方米,总投资990万元。项目采用“保留现状优质乔木+植入休闲运动功能+疏导内外交通+塑造特色场景”的改造思路,形成开放式整体景观,将原本封闭的场地转变为社区共享开放空间,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市民运动休闲场所。
如今,公园城市已成为一座城市的宜居标签,围绕公园城市兴起楼盘小区、配套设施,也正悄悄改变着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方式。
生物多样性公园城市的生态基底
近几年,邛崃立足龙门山独特的自然禀赋,统筹推进白沫江水美乡村生态综合体项目建设。通过“园+馆”的形式,建设集生物多样性展示、研学、游憩等为一体的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打造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生态支点”。立足河滨公园良好生态本底,结合蜜蜂栖息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在公园内挂置6个示范性蜂箱及科普标识牌,引导市民通过实地观察和“着陆平台”了解并学习蜜蜂生产过程及养蜂知识。在河滨公园、南街、文君公园、邛窑遗址公园、校场坝等区域优选228株大型乔木,栽植适宜邛崃生长的石斛品种14种700余株,提升城市景观层次感、立体感、色彩感。运用“藤蔓+花境”等多种植物组合配置,在城区打造南街小学、热电新路等14个示范景观点位,完善城市植物应用形式,丰富城市景观植物多样性。

自行车高速。
邛崃,从城市里的公园到公园里的城市,仅仅是细微处的改变,却创造了惬意的幸福生活与活力城市。这一幕幕和谐的画面,重现了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共同构成了公园城市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