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邛崃俯瞰图。
每天早上,市民李先生都会早早起床,先到楼下的绿道走几圈,等身上出汗了,才回家吃饭,然后上班。这是他到邛崃以来,养成的习惯。作为一个外地人,李先生发现这几年邛崃的变化太快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异常迅猛……李先生时常在心里为自己当初毅然选择邛崃点赞。
在邛崃,与李先生有同样感受的,不在少数。袁成嘉本来在资阳上班,通过公开考调来到了邛崃。现在,他已是天新发展服务局的副局长。说起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的变化,他手指办公室墙上的一张规划图说:“几年前还在斜江河东打转转,现在的河西已发展起来了。”

园区鸟瞰图。
此时,办公楼外阳光普照,园区道路上车来车往,栋栋现代化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上一派繁忙。一座以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园区,正在迅速崛起。
整个邛崃,也如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一样,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现代工业为引领、都市现代农业为支撑、文旅产业为特色,向着千亿新城迈进。
制造强市,打造新的增长引擎
四川邛崃经济开发区和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是邛崃先进制造业的主要承载地,形成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医械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

着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提能发展。图为天新产业功能区引进落户的新能源新材料企业四川卓勤。
“打造千亿新城,先进制造业应该是主力之中的主力。”邛崃市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邛崃已从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尝到了甜头。据统计,主导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大幅跃升,每年都是一个新台阶。仅2022年,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就完成规上总产值127.1亿元,同比增长99.6%。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一下子成了邛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极核。
目前,邛崃市共有工业企业56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5户。拥有融捷锂业、伊利乳业、达能食品、天台山制药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成功培育了44户创新型中小企业,28户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4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64户,本土上市企业1户。
“但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招大引强、建圈强链上下功夫,打造新的增长引擎。”邛崃市经科局相关负责人说。
其实,邛崃打造新的增长引擎的帷幕早已拉开。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倍增方面,邛崃遵从“链主聚集链辅,头部带动集群”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主攻新能源电池产业,积极拓展储能、光伏等细分领域,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以做强成都新材料主承载地核心支撑和服务成都万亿电子信息产业为目标,邛崃着力推动新材料产业提能发展,力争到2027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振兴发展邛酒产业,邛崃力度不减,通过强品质、塑品牌、优生态、促融合,融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打造中国白酒纯粮品质典范区、酒业品牌活力区、白酒创新策源区、酒旅融合示范区,做实“中国酒庄产业集群引领者”。
推动医药医械提质发展,邛崃下好了“先手棋”。以天台山制药、步长制药、欧康医药等医药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100亿产业集群。同时,聚焦高端医疗耗材、人工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等领域,拓展医疗器械产业链,打造西部一流医疗器械产业基地。
遵循食品产业高端化、健康化、绿色化趋势,邛崃推动绿色食品升级发展。联动威高基地,引进特医食品生产;扩充伊利奶源基地,提高乳制品产能利用率;布局预制食品加工、发展品牌健康饮料等。到2027年,实现园区食品饮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100亿元(不含酒类制造)。
一个个新的增长引擎相继建成,夯实了邛崃千亿产业新城的基础。
做精特色,都市高效农业显神威
邛崃是工业大市,也是农业大市。全市有耕地33.54万亩、园地39.43万亩、林地92.7万亩。以粮油、生猪、茶叶、林果为主导产业,粮油种植面积达71.9万亩、茶叶20万亩、猕猴桃10万亩,培育出“两品一标”优质农产品105个,其中邛崃黑茶、邛崃黑猪、邛酒、邛崃猕猴桃、邛崃中蜂蜜、文君茶已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贯彻新发展理念,邛崃农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做精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邛崃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办负责人脱口而出。
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做实西南种业中心,加快建设“一库一院五中心”(“一库”即省种质资源中心库,“一院”是四川现代种业研究院,“五中心”分别是国家品种测试西南分中心、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种业科创中心、种业实验中心和种业博览中心),构建以粮油制种为主导、多门类种业突破的“大种业”格局,打造国家区域农作物种业创新中心,培育商品化的黑猪新品种,建设优质地方猪繁育基地。
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重点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中国好粮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加快建设邛崃黑茶、特色林果、畜禽、水产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及邛崃市农业数据资源中心,推进遥感技术、数字技术应用,发展精准农业、数字农业等。
推动畜禽产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开发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增强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发能力,延长加粗产业链,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探索优势特色产业托管模式机制和路径,建设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大农产品认证力度,持续扩大邛崃黑茶、邛崃黑猪等农业公共品牌的价值和知名度。
项目撬动,建设诗与远方目的地
邛崃的旅游势头依然强劲。“这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全域旅游的健康发展。”邛崃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卞丽茵说。
在邛崃规划构建的“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发展新格局中,文旅作为“两翼”中的“一翼”,重点发展。2022年,邛崃全市接待游客1475.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93亿元。2023年旅游业呈井喷态势,实现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双增长。
邛崃文旅资源富集,形态多样。全市有4A、3A级旅游景区7家、3A级林盘景区6家、2A级林盘景区1家、“新旅游·潮成都”主题旅游目的地1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天府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先后成功创建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四川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等。
为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邛崃以项目为抓手,建设诗与远方的目的地。结合历史文化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策划包装了文旅综合项目、消费场景打造及运营、体育运动等6大类别20个特色项目,推出了文旅产业机会清单;借助上级平台招商引资,吸引外来文旅企业到邛崃发展。已确定的文旅项目,正抓紧建设。天台山镇高兴村的景观提升项目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还有花果山乡创智库产业园(一期)等11个文旅项目全力推进。2023年,列入成都市重点项目的有2个。
一个个文旅项目的包装、规划和实施,丰富了邛崃的文旅资源,游客到邛崃能玩的地方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