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 “美味”手札传千年

五代十国七十来年的时间里,王朝不断更迭,政治形势极不稳定,书法也陷入低谷,唯一可以媲美前朝大家的只有杨凝式。

查看详情
“柳骨”铮铮

在中国书法史上,柳公权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被尊为“柳体”,与颜真卿并称“颜柳”。

查看详情
狂僧一书动京华

怀素在草书上的非凡造诣,当时就倍受大家激赏。

查看详情
“颜体”风骨,不在笔墨在肝胆

写《祭侄文稿》时,颜真卿的人生正处于一种极致的状态,才有了如此极致的书法。

查看详情
张旭,以“癫”闻名

张旭(约675—约759),字伯高,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刚踏入仕途时,担任过常熟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管理与刑事案件。

查看详情
褚遂良,“瘦硬”为美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查看详情
欧体,美得斩钉截铁

相貌丑陋、人生坎坷的欧阳询,内心应是很坚韧的,因此也造就了他书法中的强劲笔力和险峻结构。

查看详情
王献之:与父齐名,各有所长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个个秉承家学、擅长书法,其中以最小的儿子王献之(344年—386年)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在书法史上与王羲之并称“二王”。

查看详情
王羲之,从古质到今妍

今天我们对书法的审美,很大程度上也是被王羲之的“新风”塑造。

查看详情
钟繇,官居一品的楷书鼻祖

钟繇这么欣喜,在书法笔迹上也有所表现。你看,他一高兴,笔画向左右尽情舒展,笔势非常开张,有一种强烈的飞扬感,与楷书《荐季直表》很不一样。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