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15:20:3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作者:姚慧
小号
中号
大号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赋能。青岛农商银行主动融入当地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区市资源禀赋优势,总行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签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青岛农商银行西海岸分行、黄岛支行、平度支行等各分支机构也与当地农业农村局对接,分别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聚焦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振兴。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65亿元,较年初增长16.36亿元,涉农贷款规模居全市银行机构首位。
设点到镇、布机到村、发卡到户、整村授信
近年来,青岛农商银行在保障县域物理网点供给基础上,通过升级智慧网点、创建政务派出平台及布设小微云自助终端等举措,青岛辖内每个街道及乡镇均已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设点到镇、布机到村、发卡到户”,涉农区域服务网点保持在200个以上。青岛农商银行依托在全市乡镇、村庄、社区布设的2100多台小微云自助终端、326个智慧网点、30个政务派出柜台,构建集“金融+政务+便民”于一体的“政银互联e站通”服务体系,服务700余万县域居民。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绩斐然。青岛农商银行通过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建档评级专项活动,有序推进1466户市级以上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销工作。专项活动分为“全面上门对接、跟踪服务、补充完善、检查验收”4个阶段,该行将1466户清单明细分配给相关营销人员,建立台账明细,逐户走访对接。截至2023年3月末,1466户中已建档评级565户,表内外授信281户、43.76亿元,用信余额18.5亿元。
青岛农商银行建立了8277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清单,实行“名单制”管理。同全市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一对一金融服务营销对接。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农商银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8.36亿元,较年初新增1980万元。
服务名单上的马永华从事奶牛养殖10余年,奶牛场坐落于莱西市姜山镇石河村,日常牛奶供往雀巢公司,日产奶约为1.6吨。马永华一直有意扩大奶牛养殖规模,通过青岛农商银行“牛转乾坤贷”,授信100万元,实现扩厂增牛,购进挤奶设备、进口饲料搅拌机、铲车等设备。目前奶牛养殖规模由原来的140头达到170头。
青岛农商银行在全辖17家分支机构全面推广整村授信服务模式,发放纯信用贷款,强化农村金融数字化,将金融活水引入千家万户。
一路创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如今,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蓝莓种植专业户再也不用担心货款“打白条”了,通过手机“莓好钱景一码通”不但实现及时收款,还可以实时查看交易数据,及时掌握市场销售动态和价格走势,避免信息不对称和被收购商压价丰产不丰收的情况。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致力建设中国蓝莓第一镇,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收购商和农户在蓝莓交易过程中资金结算并不方便,存在“打白条”“取现难”“假币风险”“支付限额”等收付款难题,亟须统一的农产品资金结算渠道和产品管理体系。
2022年4月,青岛农商银行“莓好钱景一码通”成功上线。为蓝莓收购业务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该项目借助扫码收单系统汇总宝山镇所有蓝莓种植户销售数据,实时生成图表传至宝山镇政府电子屏幕,镇政府可直观了解各村蓝莓总体销售情况,促进农村产业相关数据收集。
胶州市五谷丰登家庭农场主刘洋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讲起青岛农商银行对她的帮助。2022年6月,刘洋收到了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发放的100万元农户贷款,同时减半缴纳政策性农业担保费,为她节省利息支出1万多元。刘洋之所以享受到这项优惠,得益于青岛农商银行与国开行青岛分行、青岛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联合推出的“政策性担保+转贷款”业务。这是全国首个“政策性担保+转贷款”合作机制。
2022年度,国开行青岛分行通过青岛农商银行共投放“政策性担保+转贷款”资金1亿元,直接惠及青岛农业相关产业农户、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用款人百余户,为农业主体节约成本近百万元。为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青岛农商银行引入外部担保增信机制,推出“见保即贷”产品。持续深化与政策性担保公司的合作,创新推出“农担贷”产品服务模式,“农担贷”支农产品连续两次中标农业农村部支农创新试点政府采购项目,获得青岛市金融项目创新奖。“农担贷”产品一经推出就深受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涉农客户的欢迎,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迅速成为青岛农商银行的主打品种之一。截至2023年3月末,青岛农商银行“农担贷”余额达到12.21亿元,较年初增加4400万元,占市农担公司全市担保贷款额的70%。
普惠金融,做有温度的银行
青岛农商银行始终致力于做一家有温度的银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深入推进青岛重点民生领域及贫困地区普惠金融发展。
关爱新市民,制定了《青岛农商银行金融助力新市民美好生活行动方案》。通过全面精准对接、创新推广信贷产品、优化办贷模式、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渠道、降低服务成本等方面措施,多方位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幸福E贷”专属线上信用贷款产品。截至3月末,向1175户发放贷款、贷款余额1.61亿元。
记者在青岛农村采访时,碰到青岛农商银行几位金融助理。他们进社区村庄、走大街小巷、入千家万户,讲金融政策、金融知识,防金融诈骗。农商银行“百名金融助理服务乡村振兴工程”,开创了青岛市乡村振兴发展新局面。全行120名金融助理布局在全市各街道、乡镇,不断为青岛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2022年以来,金融助理围绕党建引领共举办项目启动仪式54场、党员联席座谈会30场;组织驻点金融服务5888次、金融宣讲1369次、专题培训282次;组织走访慰问116次、爱心捐款111次,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发挥了重要作用。
乡村振兴,一个也不能少。青岛农商银行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建立省定、市定建档立卡脱贫户2.47万人台账清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建档立卡户,提供符合其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脱贫。截至3月末,青岛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省定、市定建档立卡脱贫户52户、余额818.64万元;支持国家级建档立卡脱贫户133户、余额5112万元。
青岛农商银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推出“丰收e宝”移动POS终端设备,农产品收购手持移动设备在田间地头即可完成资金结算。截至3月末,安装“丰收e宝”96个,交易金额8211.83万元;发放“丰收e贷”贷款1笔,金额10万元;发行“乡村振兴信用卡”1.65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