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坠入万人坑,我只能站在一旁,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却救不了任何人……这种无力感,是饰演这个角色最痛苦的地方。”11月26日,在位于南京小火瓦巷的排练厅里,青年舞者张天乐对记者说。
这位1999年出生的南京姑娘,也是江苏原创舞剧《记忆深处》中第五代“张纯如”的饰演者。就在两天前,她刚刚完成该剧在法国巴黎喜歌剧院的演出。那是她职业生涯中首次登上国际舞台——而她带去的,不仅是一部舞剧,更是一段不应被世界遗忘的历史。
11月21日至23日,《记忆深处》在法国巴黎喜歌剧院连演三场,引发热烈反响。这是该剧院建院300年来首次上演中国现当代题材舞剧,也是中国当代舞剧首次登上法国国立三大剧院舞台。对张天乐而言,这趟旅程,既是艺术生涯的里程碑,也是一次沉甸甸的历史托付。
此次赴法,她担纲第一场与第三场演出。与国内剧场不同,巴黎喜歌剧院的舞台带有3%的自然坡度,空间格局迥异,全团仅有一天时间适应。“穿着舞袜完成大开大合的动作,脚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衡。”但当灯光亮起、音乐响起,所有不安都被使命压下。
谢幕时,全场没有一人举起手机,只有持续近十分钟的掌声。“那一刻,我们站在台上,感受到的不是掌声,而是尊重。”张天乐回忆道,“我看到很多演员背过身去时早已热泪盈眶——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被看见了,历史和真相也被看见了。”
这份“被看见”,来之不易。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张天乐与这段历史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结,但真正走进它,却用了整整八年。2017年《记忆深处》创排之初,她刚满18岁,只是台上一名默默起舞的群演。“那时只知道南京大屠杀是历史课本里沉重的一章。”直到近年接棒饰演张纯如——那位以生命追问真相的美籍华裔作家,她才开始直面那段“沉默的地狱”。
为贴近角色,她反复研读张纯如的著作、影像与书信,试图理解:“她如何以旁观者之眼走进暴行现场,再以书写者的笔将沉默化为呐喊?”
“最难的不是动作,而是克制。”她坦言。剧中前半段,张纯如只能冷静观察,无法干预历史。“可作为一个人,看到那些场景怎么可能不流泪?”每次排练到“万人坑”“安全区”等段落,她都会忍不住哭泣,但眼泪会消耗体力、影响舞蹈完成度。“舞者得学会把悲伤藏在肌肉里,用身体说话,而不是靠表情宣泄。”
而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一段舞蹈,正是她演得最“爽”的时刻:张纯如在追光灯下奋笔疾书,手指飞快敲击打字机,“啪啪”声在剧场回响。“那是她决定写下真相的时刻——也是我终于可以把积压的情感释放出去,把信念传递出去的瞬间。”
张天乐的成长轨迹,正是江苏省演艺集团歌剧舞剧院八年来传承《记忆深处》的缩影。据院长潘磊介绍,“所有新进团演员入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该剧的群舞段落。跳不齐,就下;能上台,才有可能谈角色。”这种近乎严苛的机制,让这部剧在八年80余场巡演中始终保持高水准,并悄然锻造出四代乃至五代主演梯队。
与张天乐一样从群舞中走出来的,还有饰演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曹旭滢。面对“身中三十余刀、失去孩子”的沉重命运,她坦言初期压力巨大,甚至多次演出后情绪崩溃。但在数十场磨砺中,她逐渐从“完成动作”走向“走进人物”。在巴黎喜歌剧院,舞台离观众极近,近到能听见演员的呼吸。曹旭滢脸上的泪水真实流淌,无声却有力地牵动着台下每一颗心。
正是这种真实与克制,打动了对这段历史原本陌生的欧洲观众。此次演出90%以上观众为法国本地民众,许多人此前从未了解南京大屠杀。但演出结束后,法国前总理伯纳德·卡泽纳夫评价该剧“有力量、有情感,独一无二”;著名影星苏菲·玛索携全家观演,并在谢幕后主动登台与演员交流合影,给予高度赞赏。
“艺术是最有效的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潘磊说。尽管西方二战史叙述中常忽略亚洲战场,但《记忆深处》凭借非语言的舞蹈语汇与高度凝练的舞台表达,成功跨越文化隔阂,赢得强烈共情。每场均谢幕十余分钟,第二场更出现全场起立鼓掌近十分钟的盛况。法国国家音乐电台也对演出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记者索菲亚·阿纳斯塔西奥从南京到巴黎,走访纪念馆、排练厅与后台,形成跨越东西方的完整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特别邀请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一线舞者加盟,分别饰演拉贝、魏特琳、东史郎等角色。其中,日英混血舞者富冈櫂饰演的东史郎,是一名战后忏悔的日本老兵。“他是最后入组的演员,性格活泼开朗,但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后,回程车上一言不发。他后来告诉我们,他之前从未了解过这段历史。”潘磊回忆道。富冈櫂在法国演出后接受采访时坦言:“这部舞剧不仅关乎历史,更关乎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历史。参演,是我无声却又最准确的表达方式。”
“《记忆深处》在法国的成功演出,充分印证了以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莉表示,作为集团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重点项目,这次演出不仅展现了江苏文艺创作的高度,也为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打开了新的对话空间。目前,该剧已收到法国斯特拉斯堡、德国斯图加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地的演出邀约。
从巴黎归来后,剧组马不停蹄投入下一轮巡演。11月25日上午落地南京,演员们拎着行李箱直接走进排练厅——11月29日、30日赴河北廊坊,12月7日转战淮安,12月12日、13日回到南京紫金大剧院,为国家公祭日献演。
“能成为第五代‘张纯如’,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张天乐说。在排练厅的镜前,她继续打磨着每一个动作,准备迎接下一次“记忆的传递”,让这段历史通过舞蹈的力量,抵达更多人的内心。
责任编辑:潘阳薇张天乐,《记忆深处》,张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