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多年前离家时,在车站送别的那个身影吗?
今天,2025年11月22日,是朱自清《背影》发表100周年。100年前的这天,他的这篇散文首次刊载于《文学周报》,朱自清在文中用极为朴素的语言,回忆了他离开南京去北京大学时,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给他买橘子的故事。
然而,就是这样一篇不过千余字的文章,却穿透百年岁月,成为很多人共同的情感记忆。让一代代人,在某个相似的时刻,与他一同怀念、落泪。
很多人不知道,浦站送别其实发生在1917年,而《背影》则写于1925年。中间漫长的8年里,朱自清从青涩学子成为4个孩子的父亲,生活的磨砺、养育儿女的艰辛,使他逐渐理解了父亲沉默背后的深情,往日父子间的隔阂悄然消散。所以有人说,《背影》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车站送别的普通场景,还是一场父子之间跨越时间的和解。通过《背影》,很多人看到了自己和自己的父亲。
如今,这篇散文依然是部编版教材里的一篇宝藏课文。再读这篇文章,你是否也像文中那个“我”一样,想起当年离乡的行囊里,曾被父亲不善言说却沉甸甸的爱装满?
少年不识文中意,读懂已是文中人。人生许多道理和感情,或许都要经历很多事情,才能慢慢领悟。
都说世界很大,路还很长,但有些转身,一旦错过便是永远。那个坚定而温暖的背影,正随着时间逐渐老去、慢慢模糊。请你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回头。
设计 施鑫雅 / 文案 王蓉蓉 王一川 / 视频 董立林
责任编辑:高玮怡父亲,背影,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