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从化学老师到女首富,她怎么做到的?
2025年11月22日11:14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陈佳莉 许晔 刘沓椰
小号 中号 大号

·钟慧娟。(新浪财经)

她不只是

“孙飘扬的妻子”。

最近,《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揭晓,钟慧娟、孙远母女以141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登顶,首次摘得“中国女首富”桂冠。

过去20年,这个位置上“坐”过多位女企业家。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杨惠妍,曾十余次问鼎“中国女首富”宝座;龙湖集团的创始人吴亚军和香港富华国际集团创始人陈丽华,也凭借在地产领域的深耕,多次成为中国最富有的女性。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榜首位置开始出现新面孔。例如,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周群飞,就曾凭借其在智能手机屏幕制造领域的成就登顶,代表了新一代制造业的崛起。

钟慧娟同样是新面孔。64岁的她是中国创新药龙头企业翰森制药集团(以下简称翰森)的创始人、董事长,而她38岁的女儿孙远则担任公司执行董事,母女二人共同执掌着这家医药企业。

此外,钟慧娟还有另一个身份——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的妻子。在医药企业界,这对夫妇有“最强夫妻档”之称,两人既相互扶助,又相对独立。

那么,“半路出家”的钟慧娟,是如何成为富豪榜“黑马”的呢?

化学老师“下海”

钟慧娟的创业之路要从1982年说起。那一年,21岁的她从连云港一所化工学校毕业,被分配至连云港延安中学任教,成为一名化学老师。

同年,比她年长3岁的孙飘扬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本科毕业,进入连云港制药厂工作。

二人结婚后,虽然捧着“铁饭碗”,但对生活状态并不太满意。

彼时的连云港制药厂主营红药水、紫药水等基础药品及普通片剂,既无核心技术,也无品牌优势,收入全靠为大厂代加工原料药,孙飘扬的专业能力难以充分施展。

1990年,连云港制药厂濒临倒闭,账面利润仅剩8万元。危急时刻,孙飘扬临危受命,出任厂长。次年,他决定出资120万元,收购中国医科院药研所研发的抗癌新药异环磷酰胺的专利权。

这一举动震惊了所有人——在当时,120万元堪称巨款,几乎相当于工厂全年的收入。

面对质疑,孙飘扬态度坚定:“没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命运就攥在别人手里。我们必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事后证明,这次决策是正确的。

当时,国内的抗癌药物比较匮乏,这款新药一上市便成为爆款,连云港制药厂也转危为安。

此后,在孙飘扬的带领下,工厂高歌猛进,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年营收已经突破亿元大关。

1995年,孙飘扬与香港投资人岑均达共同创办了豪森制药有限公司。由于连云港制药厂的工作也很忙碌,他难以两头兼顾。

经过商量,钟慧娟决定辞去教师工作,全职加入豪森,孙飘扬则专注于连云港制药厂的管理工作。

从此,钟慧娟正式开启了商业之路。

·豪森1995年初创时的样子。(翰森官网)

“神秘”的掌舵人

虽然没有制药与行业管理经验,钟慧娟加入豪森后,却迅速展露出商业天赋。几年间,豪森从一个只有十几名员工的小厂,迅速发展壮大。

1997年,豪森推出首款拳头产品——抗生素“美丰”,当年便获得了3000万元销售收入,后来成为企业的支柱产品。

·豪森推出的抗生素。(翰森官网)

到2003年,豪森已跻身全国医药百强行列,钟慧娟也从总经理升至董事长,成为豪森的第一掌舵人。

不过,她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也鲜少在公开场合演讲或参与社交活动。当时,许多关于她的报道都用“神秘”或“隐形”来形容她。

与此同时,孙飘扬的事业也有了重要转折:进入2000年后,连云港制药厂改组为恒瑞医药,孙飘扬从厂长变为总经理、董事长。

之后10年,豪森和恒瑞医药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规模迅速扩张。钟慧娟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女儿孙远。孙远后来进入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专业是生物医学。2011年,孙远加入豪森,从基层做起,开始为接班做准备。

2015年,钟慧娟整合企业资源,通过一系列运作,成立了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翰森在港交所上市。

次年,孙远被任命为翰森的执行总裁,正式接班,钟慧娟逐渐退居幕后。

创新是核心

钟慧娟曾表示,创新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翰森官网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创新药与合作产品的销售收入达61.45亿元,占比升至82.7%。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翰森的发展之路,是国内医药企业的一个缩影。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是这些企业普遍的发展路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健向环球人物记者表示:“仿制药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原研药过专利期后,仿制药能让更多患者以更低成本受益。但如今,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诸多病症,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这就要求药企必须持续创新、研制新药。”

不过,创新药的研发并不容易。

2019年,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钟慧娟说:“我们是提着脑袋在做创新药。一个创新药的研发周期长达十年,投入高达十亿,一旦失败,一切归零。”

“抗肿瘤新药从研发到上市,仅临床阶段就需要8到12年。”丁健说,“新药研发是个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的过程,每个阶段都可能因安全性不达标或疗效不足而终止,但随着中国科研能力的迅速发展,创新药会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监制:张   勉

编审:尹   洁

编辑:刘   潇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钟慧娟,孙飘扬,翰森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