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小事。”
11月18日下午,在“钱塘好人”的表彰活动现场,彭丹接过这份荣誉。
四年前,她用一碗热腾腾的鸡腿饭救下异乡人李桂君;两个多月前,潮新闻报道了这段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彭丹也因此意外走红。

9月,潮新闻记者采访李桂君,现场连线彭丹。杨晓轩 摄
网友们纷纷搜她的名字和公司,想“买点东西支持一下”,还有记者专门跑到公司找她采访。连李桂君也没料到,自己迟到四年的感谢,会被这么多人看见和点赞。
如今,这份平凡的善意终于得到了社会的正式认可。
街道第一时间联系报送
经层层筛选后获评
“是街道的工作人员来联系我的。”彭丹回忆道。今年9月,她的故事被潮新闻报道后,街道第一时间将她的事迹推荐报送,经过活动组委会评审、钱塘区有关部门审核等多道程序,最终成功入选了2025年的“钱塘好人”名单。钱塘区文明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项荣誉是经过多项环节之后才被评选出来的。社会需要这样暖心的好故事,也需要正能量榜样。”他补充道。
领奖结束后,彭丹坦言自己的内心充满温暖:“高兴是肯定的,心情很美妙。真没想到一件小事能得到这么多关注和认可。”

彭丹收到的入选“钱塘好人”的纪念证书。受访者提供。
现场,其他好人代表的事迹也让她深受触动,“他们的故事都特别打动人,原来有这么多同路人。”她更加确信“微光能吸引微光”,平凡人的善举汇聚起来,就能温暖更多的人,“你看到他们和你一样也在默默努力,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依然美好。”
生活没有太大变化
彭丹内心却更坚定
如今彭丹的生活并未因走红而有太大改变。她依然忙碌地打理着自己的公司,时常出差谈业务,一有空就接送女儿上下学。但身边的氛围,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以前帮助李大哥时,总有人劝我不要多管闲事。”彭丹说,如今,那些曾经质疑的声音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认可与鼓励。“有朋友给我发消息说,要以我为榜样,以后也愿意去帮助他人。”
报道发出后的几个月,来自社会的认可、身边人的态度,都让她的内心更加坚定:“这件事点醒了我,不要麻木地过日子,要一直记得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10月,彭丹与李桂君再次见面。看到对方眼里噙着的泪水,彭丹更明白这份善意的重量。如今,彭丹的办公室里还妥善保存着李桂君后来归还她的六千元钱,“我一直没动,等他真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给他。”
四年前的“不嫌弃”
是对李桂君的一次救赎
“听到彭丹获奖的好消息,我感觉自己身体已经好了一大半!”电话里,李桂君的喜悦隔着听筒都能感受到。过去两个月,他总时不时给记者发消息:“有彭丹的好消息别忘了告诉我啊,我多么希望她能被社会认可。”
为什么李大哥如此执着于“彭丹被认可”这件事?
“当你差点失去一切,又被一个人拉回来时,你就会明白我的心情,你会希望更多人知道她的好。”李桂君解释道,这份荣誉是对彭丹善举的认可,也是向社会传递一个信号:善良值得被看见和褒奖。
这份执着,源于四年前那个寒夜的救赎。对李桂君来说,刻骨铭心的不是当时彭丹给的800元钱,而是那份千金难买的“不嫌弃”。
“那时候我身上又脏又臭,好久没洗过澡了,走到哪儿都被人躲着,只有她没嫌弃我,又给我买饭,又带我去看病。”这句话,李桂君翻来覆去说了好多遍,“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个累赘,是她让我重新觉得我可以活下去。”
如今,李桂君的身体稍好一点就去打零工,烧烤店帮忙、物流流水线当工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已经麻烦她够多了,不想再打扰她。”这份“不想添麻烦”的心思,成了他努力生活的最大动力。在他心里,彭丹的恩情重如泰山:“这是救命的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现在,他更想靠自己的双手好好生活,好好活下去,来回报这份善意。
“我希望好人能够一生平安,生活快乐。”这是李桂君对彭丹的祝福,也是他的心愿。
责任编辑:高玮怡彭丹,李桂君
声明:版权作品,未经《环球人物》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