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致敬老将!“举”起冠军后,石智勇吻别22年举重生涯
2025年11月19日09:10 来源:人民日报体育微信公号 作者:李硕
小号 中号 大号
原标题:吻别,泪别,不言别:石智勇以托举写就传奇

当石智勇第三次试举189公斤失败,他俯下身,深情亲吻陪伴了他22年的杠铃片时,东莞市石龙中学体育馆里响起阵阵掌声,那是对这位32岁奥运冠军最后一战的致敬与理解。

11月17日,在十五运会举重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石智勇以抓举161公斤、挺举185公斤、总成绩346公斤,实现全运会三连冠。

然而,这场胜利的基调,从始至终都写满告别的情绪。

“这个吻是献给我22年的举重生涯。我要正式离开这个舞台了,我真的举不动了。”石智勇用一个吻和一枚金牌,画上圆满句号。

颁奖仪式上,与教练邵国强并肩而立,石智勇这位在杠铃面前从未低头的硬汉,红了眼眶。

泪水里,有拼搏后的如释重负,有梦想达成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对倾注了全部青春的举重事业的无限眷恋与不舍。

全运会前,石智勇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就表示,这将是他最后一届全运会。22年举重生涯,两枚奥运金牌加身,全运会对他而言,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回望石智勇的全运征程,每一步都写满拼搏与超越。2017年十三运会,他以挺举198公斤平了男子69公斤级世界纪录;2021年十四运会,他在经历东京奥运夺金的辉煌后,仅进行三周系统训练,抓举和总成绩便双双超过男子73公斤级世界纪录。强大的实力与信念,让他坚定了冲击2024年巴黎奥运会、实现奥运三连冠的决心。

然而,通往巅峰的道路总是布满荆棘。随后两年,严重的腰伤成为他最大的敌人,让他无法正常训练,一度远离国际赛场。为了梦想,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每天都在扎针治疗,针灸针装满了5升的水桶”,带着不屈的意志,他最终站上了巴黎奥运会的赛场。

命运在那一刻露出了残酷的一面。在抓举领先10公斤的大好形势下,腰伤在挺举时无情地袭来。三次试举失败,左腿内收肌断裂,石智勇最终没有在奥运赛场留下一个总成绩。带着泪水和不甘,他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奥运之旅。

梦想的勋章,不止是金牌。最让石智勇动容的,是中国举重队五位奥运夺金的队友,将他们来之不易的金牌全都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与他共享荣誉。来自广大网友的暖心留言与祝福,更是如暖流般注入他的心田,给了他重新出发的勇气。

为了备战本届全运会,去年12月,石智勇开始了艰难的恢复训练。“半年的休息,肌肉都变成了肥肉”,石智勇笑言,训练后全身酸胀更成为常态。“扎不完的针、找不回的状态”,看到级别更低的年轻队员成绩都超过自己时,他也曾深陷自我怀疑的泥沼。

但“放弃”二字,从未出现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既然选择了举重,那就全身心投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突破,去挑战。”带着这样的信念,伤病打不败他,困难击不倒他。在十五运会赛场,他再一次战胜了自己,用一枚金灿灿的金牌,宣布王者归来。

这场比赛石智勇从抓举比赛就占据优势,他在所有对手都结束试举后才首次登场,并成功举起156公斤。第二次试举他成功举起161公斤,继续扩大领先优势。虽然第三次试举164公斤失败,但他带着足够的心理优势进入挺举比赛。

挺举比赛中,石智勇第一次试举185公斤,总成绩达到346公斤。虽然后两次试举189公斤失败,但他最终还是将金牌收入囊中。

但是,他给自己本场比赛的状态只打6分,认为这场胜利十分艰难。“如果举得动的话我会继续,但我发现我真的举不动了,太重、太重了。”他的话语里带着传奇落幕的感慨,也带着拼尽全力的坦然。

挂上金牌,石智勇可以昂首离开赛场,而更让他骄傲的是弟子裴鑫依在本届全运会摘得女子59公斤级银牌。全运三连冠,是他交给运动员生涯最圆满的答卷;而亲授弟子的佳绩,则是他教练生涯的响亮开场。

恢复训练以来,石智勇开始兼任浙江举重队的教练,他学会观察年轻队员的训练与心理,为他们解析技术、进行心理辅导。“他们视我为榜样,看着我伤病这么重还在努力去拼,可能也激励了他们。” 他坦言,正是这种传承的责任感,以及无微不至的保障——尤其是多达5人的顶尖医疗团队——共同铸就了浙江举重本届全运会的好成绩。

从吻别杠铃的深情,到颁奖台上的热泪,石智勇完成了自己的答卷,但他与举重的故事远未结束。未来,他将以教练身份,继续将他22年举重生涯积累的经验与热爱传递给下一代,继续为中国举重贡献力量。

从少年成名,到奥运夺金,再到屡破纪录,石智勇书写下传奇的举重人生。虽然选择告别赛场,但他对举重的热爱与赤诚,正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

他的故事,是关于如何举起杠铃的故事,更是关于如何举起人生的故事——那份重量,叫做坚守与传承。


责任编辑:高玮怡
关键词:

石智勇,全运会,举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