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专区
您的位置: 环球人物网>>国内
对话兄弟中国名誉董事长尹炳新:在中国,为中国
2025年11月14日22:15 来源:环球人物网 作者:高塬
小号 中号 大号

2025年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幕。

为期6天的展会,吸引15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参会,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发布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成果丰硕。目前,第九届进博会筹备已启动,近百家外资企业提前锁定展位,不少展商现场相约“明年再见”,期待持续共享中国市场机遇。

“明年当然还要来!”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兄弟中国)名誉董事长尹炳新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兄弟中国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届进博会,即使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也克服种种困难,开门迎客。

2025年11月,Brother在第八届进博会的展台。

“今天来我们展台的,不乏老朋友,多年的合作伙伴、经销商,忠实的消费者,等等。能得到他们的信任当然不是仅凭我们在展会上的表现。”尹炳新说。

功夫在诗外。2005年,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日企Brother(以下简称兄弟集团),在上海成立在华销售子公司,直到今天,兄弟中国在华已经开设6家分公司,从北京到成都,从广州到沈阳,从武汉到西安,构筑起了覆盖东西南北中各大区域的销售网络。

20年过去,兄弟中国有哪些新变化?它扎根中国的秘诀何在?未来又将带来哪些惊喜?以下是《环球人物》与尹炳新的对话。

兄弟中国名誉董事长尹炳新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

海外唯一一家研发中心

《环球人物》:每届进博会都是各国参展商发布新品的好时机,兄弟中国这次带来了哪些新产品?

尹炳新: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自2018年开启,每年举办一次,Brother集团一届不落,并且每一届均全权委托给兄弟中国举办,即由兄弟中国牵头汇集集团在华所有子公司和关联企业参与,旗下所有品牌和技术产品在进博会上亮相。

今年,我们带来两款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缝纫绣花产品——电脑绣花·缝纫一体机AVENEER EV1与电脑绣花机SKiTCH PP1。其中,EV1融入前沿AI技术,能够快速自动将照片或图像转化为不同风格的绣花花样,还搭载了投影、红外激光布料边缘检测系统等人性化辅助功能,而SKiTCH PP1的自由臂设计则能在非平面物品上点缀精美绣花。可以说,两款产品从技术创新到性能提升,都对缝纫绣花的传统制作工序进行了全面革新。

参展观众在Brother展台前了解电脑绣花·缝纫一体机。

《环球人物》:今年Brother的进博会口号是“在中国,为中国”,怎么理解?

尹炳新:今年,我们以“In China, 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为主题,着重展示了一系列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创新产品与服务,除了刚刚提到的绣花机,我们还带来了云充系列打印产品,两项聚焦文旅行业的共享打印项目——“快印吖“共享打印及创意拍报机。它们都是兄弟中国与集团设立在杭州的研发公司——滨江兄弟——共同研发的成果,滨江兄弟是兄弟集团在海外设立的唯一一家研发中心,从侧面传递出我们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决心。

《环球人物》:兄弟集团在杭州设立的研发中心有何特点?

尹炳新:早在2014年,我在总部参加区域公司社长演讲的活动时,就提出位于杭州的滨江兄弟研发公司不仅仅是总部研发的延续,而应该有更多本土化的自主研发。2018年上半年,我在总部出差时,与滨江兄弟的总经理碰了面,当即决定要专门成立一个中国自主研发团队,由兄弟中国负责收集、整理、挖掘用户的需求并进行一系列策划,双方根据用户需求共同开发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中国的用户一旦提出需要在现有产品上新增一个功能,兄弟中国倾听、细化用户需求后,反馈给自主研发团队,双方及时响应沟通,形成解决方案。原先这些意见都需要反馈给总部,如今在中国境内就能迅速联动、消化落地,改进下一代机型,最终提交给用户。

聚焦文旅行业的“快印吖“共享打印机。

刻在基因里的密码

《环球人物》:兄弟集团最早以传统缝纫机修理起家,为什么如此关注创新?

尹炳新:预见时代变化、为用户开发合适的产品一直是兄弟集团前进的不竭动力。

1908年,安井兼吉创立了从事缝纫机修理业的“安井缝纫机商会”,这是兄弟公司的前身。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种工业产品迅速电子化,兄弟公司顺应了这一潮流。早在1971 年,兄弟公司开始销售针式打印机。1987年,开始销售传真机和激光打印机。90年代初期的美国,在家办公开始流行,兄弟公司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于1995年研发出第一台激光多功能一体机,集打印、传真、复印、扫描于一体,并实现了小型化,获得极大成功。

可以说,从不固步自封、顺应时代变化,是兄弟集团刻在基因里的密码。

《环球人物》:说到时代变化,从初创至今,兄弟中国几乎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您如何看待中国营商环境的变化?

尹炳新:改革开放后,中国贸易的大门一直敞开,用富有吸引力的政策和产业潜能吸引着越来越多外资涌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兄弟中国身处其中,很有话语权。

就拿兄弟中国的初创来说吧。2004年4月,《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允许在华外资注册“中国”字号公司。兄弟集团第一时间向商务部登记备案。2005年2月,商务部批准。同年3月,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工商局登记成立,并于8月在浦东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开业盛典,当年的景象,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作为外资品牌的后来者,兄弟中国在中国的高速发展与全面开放中抓住了机遇,实现了后来居上,我们感恩时代的馈赠。

尹炳新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

接班人还是中国人

《环球人物》:1992年,您加入兄弟集团,后来成为这家百年日企的全球5大区域公司首位当地人董事长,靠的是什么?

尹炳新:是总部对我的信任。就我个人而言,深耕中国市场、踏实做好当下,是我最关注的事情。

2018年4月,我收到了集团正式的任命通知,成为了兄弟中国的董事长兼总裁,也就在这一年,因为推动兄弟集团在中国的深耕,我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40人”,成为榜单中极少数的跨国企业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我一直认为,不管是什么奖项和荣誉,都是对兄弟中国所有人——包括代理商合作伙伴在内——这么多年共同努力的认可。大家经过十多年夯实基础和内部建设的努力,兄弟中国终于做到了真正的“现地化”,兄弟中国在中国,为中国。

《环球人物》:2022年的深秋,您交出了手中的接力棒,您的继任者是您一手培养出来的,也是中国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

尹炳新:早在担任兄弟中国的总经理时,我就开始思量接班人选了。在我看来,要带领兄弟中国继续走下去,不仅要对这个团队以及中国市场充分了解,还需要有大局观,并且在实战中练就企业管理的全面能力,这些品质在我的继任者张燕女士身上都有体现,我看着她一步步从基层走向部门管理者的成长,也看到了这名拥有留学背景的年轻女性比周围人更宽广的视野和高度。

目前,作为新任兄弟中国的董事长、总裁,张燕已经全面接管了经营,在众多场合站在了台前,而作为名誉董事长、公司的后盾,我仍然奔赴在第一线。比如,交棒后的每一届进博会,我都“驻扎”在现场,时常坐在专门的接待区,等待着政府、客户、代理商们等一些老朋友的到来。

尹炳新(左二)与张燕(中)在第八届进博会现场。

《环球人物》:当下的中国,正引领着科学技术的又一轮革新,兄弟中国将以什么姿态拥抱新变化?

尹炳新:对兄弟中国而言,只要拥有自主开发和技术研发创新的强大赋能,也就收获了在经济周期中稳步上升的强劲引擎:从产品设备到提供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从传统的应用模式扩展到新经济领域的各类场景,层出不穷的本土化产品与服务同已有的成熟产品一起,支撑着我们这家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持久发展。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蔡晓慧
关键词:

关闭